她看上去二十七八岁左右,体型微胖,淡眉毛下长着一对细长的丹凤眼,鼻子肉鼓鼓的,嘴唇很厚。虽说不上是美人,但也算不上丑八怪,由于微胖而显得丰满。笑的时候,嘴里发出尖厉的笑声。
她经常身着颜色艳丽的西服。也许是服饰艳丽,看上去青春焕发,要比实际年龄小许多岁,但是,由于脸上不化妆,没有光泽的黄色皮肤上看似有疲劳般的皱纹,与艳丽的着装不相匹配。这种外表在国外生活的日本人中间经常见到。
她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谁也不知道她在干什么。有人来访也是让对方在院门外与自己见面和交谈。如果推销员和业务员擅自进入围墙半步,就有可能被小牛般的牧羊犬咬住。院门上挂着示意有犬的标牌,以此拒绝外人进入。当然,平日里来访的客人并不是一个也没有,但都不是日本人。
她搬到这一带居住,与静悄悄的田园做邻居已经有十多年了。当然,一开始不是现在的住宅,而是租借附近农家的独屋(不依附在主屋建筑的房屋)。她当时的气色比现在好,服装素净、价廉。关于她的身世,邻居谁也说不上来。但是分析她偶尔与邻居拉家常时谈到的自己的情况,好像是毕业于关西一带的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因而也许从事过教师工作。然而她租借农家独屋十多年来,据说一直为附近的古里艾鲁莫教堂翻译《圣经》。
说到古里艾鲁莫教堂,人们便会想起坐落在附近田边,沐浴着朝露和晚霞的十字架尖塔。白天,洁白而神圣的教堂清晰地浮现在绿色麦地上,傍晚时分在壮观的暗红色晚霞背景下魔术般地变成伫立在那里的黑色剪影画,显得庄严、神圣。
附近居民对于中年女子的她不太有好感,可一听说她在从事《圣经》翻译,还是古里艾鲁莫教堂的忠实信徒,便不得不重新审视,把她的脾气视作宗教人性格,把她不太喜欢与别人交往的怪癖视为对宗教的奉献所致。每逢里期日礼拜,她都会去附近的天主教堂。说是在附近,但也有三公里左右的距离,徒步去稍稍远了一点,便驾驶妇女专用的小轿车去教堂。因为从事翻译工作,需要那样的交通工具。
外国神父也从教堂驾驶轿车去她的住宅。出于工作需要,神父去她家似乎没什么奇怪的地方。无疑,是神父与《圣经》译者之间有事商量。问题是,长着一头棕发的毕里艾神父每天都要去她家,无论白天还是晚上,而且一天多次,在邻居看来比较频繁。不过如果是翻译《圣经》,那不是轻易能完成的,可能确实需要经常聚在一起切磋。
驾驶轿车来的外国神父肯定是独自一人,瘦高个、红脸膛、秃顶,从耳朵背后到后脑勺上披着棕色长发。外国人年龄,日本人很难判断,从外表看上去可能在五十二三岁左右,叫鲁内&iddot;毕里艾神父,担任古里艾鲁莫教堂的主任神父,是该教堂地位最高的神父。
他第一次拜访她家,还得追溯到她借助农家独屋居住的时候。所以说,他指导她已经有十来年漫长的岁月了。让她搬出农家独屋,好像是房东提出的,但是尚不清楚其理由是否是讨厌毕里艾神父频繁来独屋与她见面。然而幸运的是,她用二十多万日元买下了独屋附近的住宅,也就是现在这幢住宅。
这一生宅区域是掩入耳目的隐蔽地带,即便白天也难以被宽畅道路上的行人察觉。到了晚上,整个区域与黑暗融为一体,只有杉树栅栏朝着周围散发气味。因为拥有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该区域的好几幢住宅里曾一度住过&ldo;金丝鸟&rdo;&rso;也就是所谓的情妇。到这里找人如果只说地址,是难以问清楚具体的所在地的。就是打听到了,找起来也很困难,于是这里也就成了最适合情妇隐居的地方。
所以毕里艾神父不分昼夜来这里与江原病子幽会,人们不会觉得这是因这一区域的特殊氛围所致。无论什么信徒,都把主任神父毕里艾尊敬为神的侍奉者,一直把脖子上挂有银色十字架的江原康子视为忠实的求道者。
不只是信徒,古里艾鲁莫教堂里的七个外国神父都敬重主任神父毕里艾。他们从事神圣的职业后,都严格遵守教规,即毕生杜绝与异性之间的淫乱!可谓在精神世界里生活的人们。因此,尽管长期生活在宗教世界里的毕里艾神父独自去单身女人江原康子家幽会,并且在那里跟她长时间在一起,但谁都没把他俩的事与淫乱联系在一起。
对于毕里艾神父与江原康子之间的来往,附近邻居很少持有怀疑态度。如果向信徒提出那种猜想,对方或扬眉怒对或以怜悯眼光告诫:&ldo;即便对毕里艾神父与江原康子之间稍作那样的猜想,也是对神的亵渎。请看毕里艾神父!他的眼神始终在向神祈祷,没有半点污浊,是那样高尚。&rdo;
但是,江原康子的邻居知道许多关于她的小故事。江原康子住在农家独屋的时候过着清苦日子。那是一间仓库,地上铺有三张榻榻米,面积就五平方米。她穿着简朴,面色憔悴。当然,当时许多日本人几乎都是衣着简朴,那是战争刚刚结束,物资匮乏的时候。江原康子过着贫穷日子也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那时候,江原康子加入了天主教会。据说,她很早以前就是热衷于巴奇里奥教会(古里艾鲁莫教堂是其下属分支机构)的忠实信徒,这是毋庸置疑的。
人们不知道江原康子过去的身世,不清楚她是否结过婚成过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她还不到三十岁,也许是战争遗孀,或许恋人在战场捐躯。总之,在人们的眼里,她似乎是不幸的女人。如果她的不幸像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真实,那这个不幸可能就是促使她走上信教之路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