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粟裕战争回忆录 豆瓣 > 第63章(第1页)

第63章(第1页)

也有的同志认为,宿北战役中打援部队太多,影响战役结束后的扩大战果。这些同志不了解当时敌人对我已形成半包围的态势,如让任何一路敌人的计划实现,战场局势必趋险恶。何况宿北战役十二月十九日结束,一月二日即开始鲁南战役,中间仅相隔十二天,部队由苏中北移鲁南,实际上是连续行军作战,谈不上什么打援部队过多,影响扩大战果问题。

三个月的战局表明,正确的战略意图,必须通过战役的胜利来实现。自我军放弃两淮之后,敌我双方都在重新布局,酝酿着新的更大的较量,当时敌人分四路向我压来,在战场上我处于被动地位。宿北战役的胜利,打垮了敌人四路中对我威胁最大的一路,从而使敌人不仅未能实现其切断我山东、华中两野战军的联系,实行各个击破&ldo;迅速结束苏北战事&rdo;的企图,反而被我军切断了南北联系,分割成山东、苏北两蛇,暴露了翼侧,处于受我军攻击的威胁之中。当时国民党的伪国大尚未闭幕,宿北战役给了吹嘘所谓&ldo;胜利&rdo;的蒋介石一记响亮的耳光。

华东战区的一个转折

有一位同志问我,宿北战役和鲁南战役为什么不那么出名?

我的回答是,那是被其他更大的战役挡着了,其实这两仗是很重要的,打得很出色的。华中野战军主力北上与山东野战军会师苏北,初期作战告一段落,战场由前部转入纵深,这可以说是华东战区第一个转折的开端。宿北战役是胜利实现这一转折的标志,鲁南战役是宿北战役的继续。从宿北战役开始到鲁南战役结束,经过一个月零五天,我们胜利地实现了我军的战略意图。以后进行的莱芜等战役则是它们的发展。

这里,我对&ldo;转折&rdo;这个概念作一点说明。人们往往注意战争全局性的转折,例如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和战略进攻,却不大注意一个战区和一个战役的转折。关于战役转折点问题,我在《豫东之战》一文中说过,就不再赘述了。这里我要着重说明的是,在战争全局的转折和战役的转折这两个高低不同层次之间,还存在着一个层次,就是战区的转折。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在全国性的战争中,必须划定几个战区,拿华东战区来说,人口、面积相当一个中等国家,华东我军兵力也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战时兵力,在中央的总的战略方针下,有相对独立自主的一个方面。在这个战区内,依据敌我双方的变化,又形成若干段落。在这一个段落与下一个段落之间,形成了战区的转折。这时,战争的许多方面,如作战对象、作战地域、作战规模、作战方法会发生变化,各方面的关系表现得错综复杂。作为一个战区的指挥员,要注重各个段落之间的转折,这是在战区指挥上,最不容易掌握的时节。

我为什么说宿北战役是胜利实现华东战区第一个转折的标志呢?

第一,华中野战军主力已撤离苏中战场,随着战局的发展,还可能再撤出苏北(军委已向我们提出入鲁作战的问题)。这样,整个华中将处于敌后,华中将以游击战和部分的运动战来配合正面战场。这是一个大变化。我们要充分估计到这个变化对土气、民心所产生的影响,打一个大胜仗,以利于转好思想弯子。

第二,我军撤出两淮后,华中野战军主力到达苏北,山东野战军也从运河线上撤到运河以东的苏北地区。两军会师,这就改变了过去各自在淮北、苏中作战这一情况,两军由战略上的配合,转变为集中在一起进行战役上的协同。两支野战军领导机构,也合并为一个。两军会合后在哪里作战,设想过三个方案,一是消灭自运河线东犯之敌以后,兵出运河以西淮北地区;二是北撤山东,消灭鲁南之敌;三是山野回鲁南应敌,华(中)野留淮海区作战。以后决定了先在苏北淮海地区打一仗后再看,并且具体选择了在宿北地区打一仗。这一选择是否正确,需待实践检验。

第三,这次作战是两支野战军会师后在战役上初次协同作战,这也是一种初战。这仗打胜了,兄弟部队之间就产生了彼此的信任,两支野战军合并后的新的领导机构和所属部队也就产少了上下之间彼此信任。这一切,都是无价之宝。相反,如果这一仗我们被打败了,上下之间和兄弟部队之间就容易相互埋怨,就要化上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和相当大的努力,才能弥补过来。&ldo;慎重初战&rdo;的道理也适合宿北战役。因此军委、毛挥东同志来电严令我们:&ldo;只许打胜,不许打败&rdo;。这次战役胜利,对以后作战的影响将是很大的。

第四,还行一个化被动为主动的问题。继淮南、淮北被敌人占领以后,华中首府两淮又失守,敌人对我们形成半圆形包围的态势,敌人兵力又处于很大优势,蒋家王朝的五大主力中的两个--整编第七十四师和整编第十一师也调到苏北战场上来了,我们处于被动状态。毛泽东同志说过:&ldo;主动和胜利,是可以根据真实的情况,经过主观能力的活跃,取得一定条件,而由劣势和被动者从优势和主动者手里夺取过来的&rdo;。这次战役将决定我们能否经过主观能力的活跃,将战役的主动权夺取到手中。

第五,从学习大规模歼灭战角度来说,华东战场从前沿逐步转入纵深,正面战线逐步收缩,兵力也随之集中,歼灭战的规模将逐步扩大,中央、军委要求我们打大规模的歼灭战,这需要积累经验。苏中战役歼敌五万余人是七仗的总和,最后的也是最大的如黄路一仗,也仅歼敌两个半旅,一万七千余人。宿北战役比如黄路这一仗规模大得多,这一仗打胜了,就可以成为两支野战军集中后战役规模越来越大的一个良好开端,成为歼敌由小到大的一块中间阶石,踏上了这块阶石,再上一步去路更高的阶石,就比较好办了。

以上各点都说明了在华东战区转折时期,宿北战役所具有的关键性作用。我以为这是在评论宿北战役和华东战局时应予重视的。

第十二章鲁南大捷

第十二章鲁南大捷

一九四七年一月的鲁南战役,是继宿北战役之后,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会合进行的第二个大歼灭战。这次战役,经过两个阶段连续作战,全歼国民党军美械装备的整编第二十六师、整编第五十一师和第一快速纵队,共五万三千余人,俘虏敌整编第二十六师中将师长马励武、整编第五十一师中将师长周毓英,缴获了一大批武器装备,其中有坦克二十四辆,榴弹炮、野炮、山炮及其他火炮二百一十七门,汽车四百七十四辆。随后,以缴获的这批装备为主,华东野战军组建了自己的特种兵纵队。

宿北和鲁南两个战役,是解放战争初期华东我军由解放区前沿作战转向纵深作战,为实现我之战略意图的两个关键性战役。由于我军这两仗都打得很好,获取了重大胜利,从而完成了战区的第一个转折。从此,我华中、山东两个战区在胜利声中实现了统一,我军进一步集中兵力,实行大踏步前进和大踏步后退,把运动战、歼灭战推向了更大规模。

有同志问我:&ldo;作为战役指挥员,你认为在鲁南战役的指挥上,最特出之处是什么?&rdo;我回答道:&ldo;是慎重。&rdo;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由当时整个战场形势和敌我双方情况决定的。这次鲁南作战有以下特点:一是敌人阵势摆得很长,从卞庄(今苍山县)、枣庄一直摆到徐州附近,成为犄角之势,易于相互策应;二是作战对象生疏,不仅有美械装备的蒋介石嫡系主力部队,还有多兵种组成的快速纵队,这是过去未打过的;三是山东、华中两个野战军会合作战,战役指挥员与半数参战部队之间初次接触,互不熟悉,不大摸底。这些都使我在协助陈毅同志指挥这次战役的过程中更加兢兢业业,格外慎重。苏中战役是初战,宿北和鲁南战役在另一意义上也是初战,是华中、山东两个战区合起来打的初战。慎重初战,这对战役指挥员来说是一条具有丰富内容的原则。从下定战役决心到组织战役实施的全过程,甚至在某些指挥细节上,都必须贯彻慎重的原则,以确保关键性战役的胜利。慎重初战和初战必胜,可以说实质上是一回事情。

以新的作战胜利实现战略意图

一九四六年六月底,蒋介石对我解放区悍然发动全面进攻。战争初期,我人民解放军与敌军相比较,在数量上和装备上均处于劣势,战争是在敌强我的的条件下进行的。到同年十二月,经过近半年作战。蒋介石以被我歼灭正规军三十四万余人的代价,占领了解放区的承德、张家口、淮阴等一百一十余座城市。敌人曾经气势汹汹,嚣张一时。

面对敌人的全面进攻,我解放区军民奋起反击。在华中战场,我军在解放区前沿,运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传统战法,打了苏中战役等胜仗,给予国民党军以沉重的打击,并在淮阴、淮安、睢宁、涟水等地胜利地进行了运动防御作战。在山东战场,我军也在胶济线上和鲁南地区连续胜利地反击了敌人的进攻。半年中间,华东我军歼灭国民党军十六万六千余人。这些胜利,大大地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但同时,我淮南、淮北解放区被敌人突破,我军侧翼暴露,华中部分主力被压缩于苏北一隅,鲁南局面也尚未很好打开,战争正向解放区纵深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我军的战略意图是要实现华中、山东两个战区的统一作战,进一步集中兵力,开辟战场,调整布局,以便把运动战、歼灭战推向更大规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