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接到开赴东北边防的命令以后,军的领导和司、政、后领导当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移防和行军事宜。会上决定由我带领各师副师长和军机关有关人员先期到东北打前站。
在沈阳,也许因为这是东北的政治、经济中心,也许因为这是同朝鲜相邻的辽宁省省会,到处张贴着有关朝鲜战局的胶版印刷品,和人们对朝鲜战局的关切神情,都使我感到比起信阳一带不同的气氛。东北军区领导人在我们一到沈阳时,就接见了我们。为我第38军划分了防区,交代了边防任务。还向我和40军打前站带队的李伯秋同志介绍了朝鲜局势和我们的对策。除第38军、第40军,还有第39军、第42军,都将陆续到达,连同先在东北的第50军共同担负保卫东北边防任务。东北军区领导还向我们透露了空军保障和后勤供应保障的情形。我们听了很受鼓舞。当我们到达指定防区时,当地党政机关都高兴地接待了我们,并表示提供一切方便。
7月下旬,在河南参加开荒生产的部队从生产驻地星夜奔赴东北,集合一个营走一个营。有许多家居黄河、长江两岸的老战士,他们离别家乡多年了,原想,在生产告一段落后,请假回家看看。想不到情况变了,又没有时间探家了。112师副师长李忠信,多年没有回家,也没和家里人通过信,当火车路过他的家乡黄口车站时,他多么想回家看看亲人,但时间不允许,军列飞驰前进,他只好把写好的信交给车站,他相信铁路职工会把这封信转给他家里的人。114师从湖南剿匪驻地星夜乘船下沅江,过洞庭,入长江,到武汉改乘火车,尾随军主力直至东北辽宁集结。
第一章岂能置之不理(3)
二、并非偶然
作为肩负祖国边防任务的军人,不能不回想和静观朝鲜战局的发展。
看来朝鲜战争的爆发,使美帝国主义找到了在亚洲扩大侵略的机会。只要注意一下当时事态的发展,就不难看出美国在这场战争中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6月25日的枪声刚刚响起,2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就命令其驻远东的空军、海军参战,支援李承晚集团的军队。27日,杜鲁门发表声明,公开宣布武装入侵朝鲜,干涉朝鲜内政,并命令其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霸占我国台湾。同一天,美国还操纵联台国安理会非法通过决议,为美国搜罗侵朝军队。6月30日,杜鲁门下令将美国驻日本的地面部队投入侵略战争。7月7日,美国又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非法决议,给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侵朝军队披上&ldo;联合国军&rdo;的外衣,并任命美国驻远东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为&ldo;联合国军总司令&rdo;,由此,朝鲜人民为争取独立、统一的国内革命战争,演变成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美帝国主义这一系列的举动,并不是偶然的,朝鲜从李承晚集团上台以后,美国政府同其一直进行着战争准备和在&ldo;三八线&rdo;上进行武装挑衅活动。早在1949年9月30日李承晚在致美国教授奥利伏博士的信中说:&ldo;我觉得现在是我们采取攻击措施,消灭平壤残匪的绝好时期。我们要把少数的金日成派驱到山岳地带,叫他们在那里逐渐饿死。然后把我们的防御线推到图们江和鸭绿江沿岸。&rdo;10月,&ldo;美国军事顾问团&rdo;团长罗伯茨曾在李伪军师团长会议上叫嚣:&ldo;对&lso;三八线&rso;以北的进攻,必须在我下令时才得进行。&rdo;这一年,李伪军就向&ldo;三八线&rdo;以北地区进行了1863次进攻。1950年1月,罗伯茨给李承晚的指示中这样写道:&ldo;北伐的计划已经决定,这个计划的实施已经为期不远了;虽然战争将由我们来发动,但是应当找出一个借口作为正当的口实,因此,联合国朝鲜委员会的报告就具有最大的重要性。&rdo;11月26日,美伪签订&ldo;军援双边协定&rdo;,规定南朝鲜处于美国&ldo;防线范围内,美国给朝鲜以军事援助&rdo;。四月,美国国务卿顾问和詹逊跑到&ldo;三八线&rdo;上视察备战情形,并向李伪军训话说:&ldo;你们能击溃任何敌人,你们显示自己力量的时候已为期不远了。&rdo;并在伪国会发出了这样的战争信号:&ldo;我们已准备要供给你们一切足以反对共产主义精神和物质的援助。&rdo;26月17日,杜勒斯又一次抵汉城,并赴&ldo;三八线&rdo;视察伪军作战部署,策划&ldo;北进&rdo;战争……由此可见,朝鲜的国内战争,没有美帝国主义对李承晚集团的积极扶持、鼓励、支援是不能发生的。朝鲜战争一经爆发,美军就迫不及待地介入了,赤裸裸地露出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面目。
朝鲜人民军是一支久经锻炼的人民武装力量。它在金日成将军的领导下,同日本殖民主义者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和殊死的战斗,是在抗日斗争中逐渐武装成长起来的军队,是很有战斗力的。民主朝鲜面对着李承晚集团的战争威胁,与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同时,为了保卫人民的胜利成果,也做了必要的准备。因此战争一开始,就打得李伪军狼狈南逃,不可收拾,弄得&ldo;美军顾问&rdo;们慌了手脚,美军远东司令麦克阿瑟也惊慌失措,想不到他们几年扶植起来的10万武装,竟是如此不为他们做脸。杜勒斯从朝鲜仓皇回到东京,电告美国国务卿说:&ldo;请相信如果南朝鲜人看来本身无力抑制或击退这次进攻,应当动员美国的部队,即使这会招致俄国人反击的危险,坐视朝鲜无端遭受武装进攻的蹂躏,势必引起一场世界大战。&rdo;3美国驻远东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还没有受命为&ldo;联合国军总司令&rdo;就登上了他的&ldo;巴丹&rdo;号座机,巡视朝鲜战场。当&ldo;巴丹&rdo;号飞上了阴云的上空时,麦克阿瑟衔起了玉米棒烟斗。随着烟圈的缭绕,他的思绪飞到了鸭绿江北岸,他得意自己终于找到了消灭共产主义的机会。他在回忆这场战争时写道:&ldo;不到24小时,杜鲁门总统授权动用地面部队了。到底可以从日本抽调多少作战部队而不致损害该国的安全,由我决定。至此,美国就接受了共产主义在朝鲜决斗的挑战。苏联共产党人或中国共产党人可能参战这种风险是清楚地被认识到而且是轻蔑地被接受了的。美国的传统一向是,一旦我们的军队投入战斗,全国必将动员所有的人力和财力投入战斗,直到胜利‐‐决不僵持或妥协。于是我着手拟订可能取得胜利的作战方计。任凭我怎样漫无边际的想象,我也决不会梦想到这个传统会被打破。&rdo;1麦克阿瑟一上台,就坚信他的国家将全力支持他打胜这场战争,消灭东方共产主义。因此他不顾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风险,要激怒中国和苏联出兵,好实现他消灭共产主义的宿愿。他对我国出兵早就求之不得,在讨论仁川登陆计划时,涉及我国如果进攻台湾时,他发誓说:&ldo;我每个夜晚都祈祷赤色中国能这样做‐‐我常常是跪下来在那里祈祷。&rdo;2麦克阿瑟是美国最有威望的军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菲律宾战役中,他以少于日本军的美军歼灭了日本海陆空军有生力量。菲律宾发行的货币和邮票上都有麦克阿瑟的肖像。日本宣布投?后,他以&ldo;盟军最高司令&rdo;的名义代表盟军在美国&ldo;密苏里&rdo;号战舰上接受过日本的投降。他对恢复战后日本经济和保护军国主义分子也尽了大力,因此当时的日本内阁首相吉田茂等政治界、经济界的上层人物,几乎把他视为&ldo;救世主&rdo;。英国最著名的军事分析家bh利德尔•哈特说:&ldo;麦克阿瑟是将军中的魁首。&rdo;3当任命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最高司令的消息传到美国,引起了舆论界一片赞扬声。《纽约时报》写道:&ldo;命运之神再也挑选不出另一个人比他更有资格赢得本国人民的毫无保留的信任。这是一个第一流的战略家和富有灵感的领袖……他不仅在本国而且在整个太平洋地区享有崇高威望,这一切都是无价之宝。&rdo;&ldo;今天美国的每个家庭都是坚决相信,如果有一个人能够成功地执行杜鲁门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所交给的任务,而且在光荣地有效地执行这个任务时毫不浪费人力物力,那么这个人就是在东京的那个优秀军人,这个军人久已被充分地证明有能力为他的国家服务得很出色。&rdo;4美帝国主义亮出这张&ldo;王牌&rdo;,是决心要消灭朝鲜,并准备把战争扩大到我国领土。他们认为这场战争必胜无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