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酸枣的联军驻地,曹操发现诸侯们和十几万大军天天饮酒聚会,根本就没有攻打董卓的意思,不禁更加愤怒。他向大家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诸军各自据守要塞,然后分兵向西攻入武关,寻找机会消灭董卓,但根本没有人理会。
又过了一段时间,袁绍与韩馥打算拥立幽州牧刘虞做皇帝,曹操坚决不答应。他对袁绍说,现在董卓挟持天子,引起人们公愤,义军之所以广受拥护,所到之处人人响应,正是因为站在了公理的一方。再说现在汉献帝还只是被劫持,还没有到被杀亡国的地步,大家没有理由改立新君。最后他对袁绍说,即使所有人都拥立新君,他自己也还要奉汉献帝为正统。
在这些合作接触的过程中,曹操与诸侯们的隔阂日渐加深。他觉得这些人没有雄才大略,很是瞧不起他们,而各路诸侯之间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不可能长期合作,最后分道扬镳。
初平三年,司徒王允与吕布在长安杀死董卓,随后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又杀死王允,迫使吕布出走,从此天下大乱。各州郡牧守们割据地盘,相互攻伐,一个属于英雄的乱世揭开了帷幕。寻找一片立足之地
虽然乱世是属于英雄的时代,但想要在群雄蜂起的形势下获得一片立足之地并不容易。每路诸侯都拥有自己的优势,有的占据有利地形,有的兵强马壮,有的财力充足,有的出身名门,谁都在想方设法消灭别人,扩大自己的势力,这种竞争到了最后就变成了对领导者们综合素质的考验。
刚开始时,曹操的军事实力并不强,占领的地区也有限。但他富有远见卓识,善于把握机会,终于逐渐消灭了一个个势力,最后终于使中国北方成为自己的战略根据地。
同是在初平三年,青州的黄巾起义军攻进兖州,刺史刘岱被杀。鲍信把曹操迎来做了兖州牧,一起攻打黄巾军。在起初的战斗中,鲍信不幸战死,而曹军士兵刚来到兖州,对当地也有些生疏。为了扭转局面,曹操亲自巡视军队,明令赏罚,让军队风气为之一变。后来曹军连战连捷,一路追黄巾军直到济北,终于迫使他们投降。这年冬天,曹操的军队里接收了三十万归降的黄巾军,其中精锐的力量被编成一支部队,就是着名的青州兵。
三年以后,曹操遇上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当时汉献帝回到洛阳,但经过董卓之乱后,昔日繁华的国都已经成为一片废墟,到处断垣残壁,荆棘丛生,大臣们衣食无着,根本无法维持生计。一些有识之士敏锐地看到了迎奉天子将会带来的好处,纷纷向自己所跟随的领袖提出了行动计划。
袁绍和曹操都听到了这种意见,但袁绍很不以为然,对部下的建议置之不理,而曹操听了谋士毛玠&ldo;奉天子以令不臣&rdo;的建议以后却迅速行动,于当年八月亲自到洛阳去见汉献帝。献帝正处在极其窘迫的境地,曹操很顺利地就把他接到了许昌,从此之后就开始&ldo;挟天子以令诸侯&rdo;,经常借献帝的中央权威向各方势力发号施令。
这为曹操在政治上赢得了优势,但操纵天子的行为却也常使他被人指斥为窃国奸贼。不过曹操本人并不在乎这些言论,许多年后,他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说道:&ldo;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rdo;当时的情况也确实是这样,如果不是因为曹操在名义上保证了献帝的权威,多少挽回和维持了一些秩序,东汉末年的中国将会是一种更加混乱的状况。
看到曹操迎奉献帝带来的好处后,袁绍这才后悔起来。他回忆起当年和曹操共同起兵时的往事,愤怒地说:&ldo;要不是因为我,他曹操早不知道已经死过几回了!&rdo;但不论他如何不情愿,曹操的力量终究是慢慢强大起来了。几年之间,曹操先后消灭了袁术、陶谦、吕布等势力,到了公元200年,他在北方已经成为仅次于袁绍的一支力量。一山难容二虎,这两位曾经交往多年的乱世豪杰终于要展开生死决战了。
官渡之战&iddot;统一北方
虽然此时的中国北方是袁曹两大势力并立,但袁绍的实力要远远强于曹操,他占据了幽、并、青、冀四州地界,而曹操拥有的只有豫、兖二州。官渡之战开始时,袁绍统帅十万大军,战马万匹,而曹操只有两万兵力。当时徐州还有刘备的势力,他和袁绍联合,对曹操造成了很大威胁。为了避免两面受敌,曹操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正月先向东攻打徐州,消灭了刘备部,然后才转而进军官渡。
在攻打刘备之前,许多人都担心袁绍会趁曹军后方空虚之机来攻打许都,但曹操很熟悉袁绍的个性,知道这个人优柔寡断,很不善于决策行动,于是趁刘备在徐州立足尚未稳之机迅速突破,迫使其远走投奔袁绍。
官渡之战开始时,袁绍首先派大将颜良包围了白马。曹操采取谋士荀彧的计策,做出要袭击敌后的架势,将袁绍军调开后,自己率军出击白马,杀死颜良。等到袁绍闻讯追来时,曹操又沿途放置辎重,吸引袁绍军抢夺,趁着他们阵型混乱的机会突然冲出来,又杀死了另一名袁军大将文丑。
颜良和文丑先后被杀,让袁绍军震动不小。这一战后曹军屯驻官渡,与袁军进入相持阶段。到了八月,袁绍军逼近官渡,军营连结数十里,给曹军造成很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曹操采取防御战术,但由于粮食储备不足,处境越来越艰难。曹操也曾经想要退兵,但受到荀彧劝阻,决定还是留下来寻找新的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