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海内望族势力的影响受到了严厉的打击,他们的势力因此变得空前微弱。当这些上层人士倒下后,那些急不可耐的中层官员便怀着投机或者报效的心理走上高位,开始他们梦寐以求的新政治生涯。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为自己所用,科举制在武则天时期得到了巩固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寒门士子可以通过科举入仕,来自民间的富有才干者源源不断地进入朝堂,武则天无需担心找不到人才为自己办事。从此之后,由于贵族阶层的消失,皇帝与普通社会之间的鸿沟变得更深远,平凡家庭出身的人才取代旧贵族势力成为中国官员的主要来源,由于没有深厚的家庭背景作为支持,他们只能各自在仕途上奋斗,真正成了替皇帝打工的人,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的变化。此后这种变化所带来的效果越发明显,在明清时期更是达到了极致。
当时武则天可能还想不到自己会对后世造成如此大的影响,她有意或是无意地削弱贵族阶层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但其初衷都是为了让自己的统治更加稳固,不必太依赖于那些与李唐皇族有着密切联系、却对她充满敌意的贵族集团。
人生的最后谢幕
自从武则天登上帝位之后,继承人问题就成了众人关心的焦点。如今,随着武则天的衰老,它又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虽然李氏子孙已经失去权势,但武氏子弟仍然没有确定的把握能够在武则天之后登上皇位,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毕竟还有李显和李旦两个昔日的皇帝存在。大臣们因此劝告武则天说,她应当将帝位传给儿子,这样在死后就可以和李治一起配享太庙,接受子孙后代的供奉。但如果将帝位传给武三思等人,境遇将会悲惨得多,因为在他看来,一个做了皇帝的侄子去供奉姑母的牌位是件不可想像的事情。
大臣们的意见显然给了武则天很大触动,但她并没有急于定下继承人,而是继续维持这种模糊的局面,让政局不至于过早变得动荡。但与此同时,她也在悄然打击着一切关于继承人问题的猜测和流言。武家子弟会突然被免去官职,李旦的两名宠妃也被她下令杀死,其中一位正是日后唐玄宗李隆基的生母。没有人能看清武则天的真实用意,她就这样不动声色地平衡着各方的势力,在局势依然不明朗的情况下,没有一方势力敢于轻举妄动。
尽管许多事情表面看来还不明朗,但武则天一直在做着悄无声息的安排。公元696~697年,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在首领李尽忠、孙万荣的率领下起兵反叛,并自号&ldo;无上可汗&rdo;,这也是契丹历史上首位称可汗的人。这原本是一场小规模的叛乱,但武则天却意识到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时机,她大张旗鼓地平定叛乱,并命令武氏子弟参加这次讨伐。尽管大臣们认为这纯属小题大做,但武则天还是兴师动众,迅速调集大军进行征讨。后人认为此时的武则天已经开始担心身后武家子弟的归宿,她极力希望李武联合执政的格局能够尽量延续下去。一方面,她清醒地意识到,在她死后仍旧会是李氏皇族即位执掌天下,武氏政权很难延续;另一方面,她又希望武氏势力能够在她死后牢牢控制政局,不至于落得身死族灭的下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她刻意将营州之乱事态扩大,希望能够藉此扩大武氏执掌兵权的势力范围,依旧在政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晚年的武则天显得有些疲倦,她的注意力已经从政治事务上移开,转向因多年事务繁忙而被忽视的个人生活。这时两位名叫张易之和张昌宗的兄弟成为她生活中两位重要的人物,他们因容貌俊美而受到武则天的宠爱,许多投机者趁此机会对他们大加奉承,曾有人赞美张昌宗(六郎)的容貌如莲花一般俊美,但随即就有人反驳说,倘若表述为&ldo;莲花似六郎&rdo;会更加恰当,他因此得到了武则天的称许。这位曾经对政治拥有高度热情和惊人判断力的女皇如今显得极为慵懒,由于她表现出的对政事的懈怠和意兴阑珊,张氏兄弟借机逐渐掌握了对政事的处理权。他们的肆意横行引起了大臣们的不满,而他们的愚蠢也令武氏子弟和李氏皇族同时对他们充满厌恶,这几乎已经注定了他们在武则天失势后必然会遭到厄运的下场。
公元698年,在外多年的庐陵王李显被迎接回朝,重新立为太子。七年之后,早已对张易之和张昌宗感到不满的大臣们突然行动,杀死张氏兄弟,准备拥立已经紧张到极限的李显复位。当武则天了解了眼前的形势后,情绪并没有什么波动,她平静而略带疲倦地签署了退位诏书,似乎一切早已在意料之中。
此后李显重新登上皇位,武则天终于远离了政治纷争,度过了近一年的平静生活。这年冬天,她以八十一岁高龄去世,临终前留下遗嘱,去皇帝尊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与高宗李治合葬乾陵,坟前矗立起一座无字石碑。虽然在一生的漫长岁月中,理智让她选择了一条远离情感的道路,但当生命即将到达终点时,她依然选择与亲人相伴,坦然地到另一个世界里面对他们充满复杂情绪的目光。结语
当武则天还在唐太宗身边做才人时,唐太宗曾经就一匹无法驯服的烈马询问过妃嫔们的意见。当时正值年少的武媚给出了一个着名的答案:先用铁鞭抽,倘若不服就用铁锤打,如果还不驯服,就用匕首割断它的咽喉……这个故事后来广为流传,因为人们都认为它最能反映出武则天坚韧而残酷的性格和行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