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贾敏上午刚安排好心腹南下,午后就见早早回府的林海……脸色明显有异。迎着媳妇关切的目光,林海也不卖关子,抬手一抹,像是要擦去额头冷汗似的,&ldo;幸亏跑得早啊。&rdo;贾敏会意,&ldo;江南又不安生了?&rdo;林海一针见血,&ldo;江南什么时候安生过?这回实在是波涛将起。东宫终于坐不住了。&rdo;税负重地同时也是必争之地。江南官场可谓大梁最为错综复杂之地,京城乃是天子脚下,当今圣上又是明君,因此京城时常不如江南&ldo;热闹&rdo;。随着孙家谢幕,与孙家关系紧密的官员几乎全都身陷囹圄,十余个肥差都值得大家争抢一二‐‐这分好处也是带着&ldo;论功行赏&rdo;的味道在内。原本大家都按规矩,把属于自己的好处拿了也就是了。偏偏有人见太子势弱‐‐毕竟外公去世惹人猜测纷纷,两个舅舅,一个黯然丁忧,一个不知下落。因为东宫始终没说话,有些人便想着……手稍微伸长一点也不碍的。太子本来也心宽,不介意那一二官职是不是留给自己人,无奈对方蹬鼻子上脸,竟想一鼓作气再把太子在江南的门人拉几个下来,给他们腾地方。孰可忍孰不可忍!太子暴怒,就在有人堵在他从东宫去往父皇书房的必经之路上,直接拿着条陈请他应允的时候。当初他大舅舅口出狂言,说若是不帮他就丁忧去……太子都没这么恼火。讲完&ldo;宫中堵太子&rdo;这一幕,林海不由感慨,&ldo;这是让大家年都过不好。&rdo;贾敏也无奈道:&ldo;太子要是再忍得住不出手,哪里说得过去?&rdo;她又好奇道,&ldo;究竟哪位想不开,跑去堵太子的?&rdo;林海道:&ldo;新任左都御史。&rdo;贾敏半晌都没说出话来:前任左都御史李大人正是林海的座师,李大人和这位新任御史头子曾有半师之谊。林海的两位座师李大人和周阁老又是同乡且~同~党,而周阁老这些年又和首辅隐隐联了手。次辅与排行第三的阁老亦结了盟,第四第五二位老大人则是各成一系,经常看热闹。太子必是觉得单单的左都御史没这个胆子当面为难他……当然,太子除了暗恨周阁老和李大人,只怕还会怀疑他的父皇。一般来说,御史头子向来为圣上看重,大多数时候左都御史干脆就是圣上的&ldo;自己人&rdo;。太子这些日子毫无作为,圣上失望之下,有意敲打敲打这个儿子,也不是说不通。贾敏想了半天才道:&ldo;无妄之灾!&rdo;这事儿偏偏又解释不清。林海叹道:&ldo;韩兄转任苏州知府。&rdo;韩琦终于不再做附郭的杭州知府,真不是坏事。一大堆祖宗在脑袋顶上盯着,也不好办事儿。贾敏直点头,&ldo;就算要杀鸡儆猴,韩大人的品级也不够看。咱们该担心的是……周世兄。&rdo;难怪老爷会有感而发,说是幸亏逃得早。若是当初贪图江南富庶,政~绩~来得容易些而留任,现在纵然不至于完全无法应付,也会头疼不已。&ldo;周兄做官至今,怕是头回遭遇如此多的诘难以及弹劾。先说周兄的左右手收受贿赂,在院试时不能公允评定,又说周兄纵容手下贪污修缮贡院的银两,还有说官商勾结,大儒前来讲学,坐席都拿出来卖的……简直丢人……&rdo;贾敏叹道:&ldo;能搬出来说,怕也是有似是而非的证据吧。&rdo;听听这几样过错,每样都不容易辩解清楚……不至于立即丢官,却十分影响声誉。而周励乃是学政,比其他官职更看重名誉。林海又道:&ldo;甄兄也写信来说,江浙人心浮动。薛桓也来信,他&lso;借&rso;了万两白银给浙江布政使……他倒是不瞒着我。&rdo;贾敏闻言便眯了眼:她终于知道黛玉缘何病倒了。话说浙江布政使这肥缺,经过一番运作,最后落到了排名第三的那位阁老手中。出任此官的正是这位阁老的爱徒。薛桓孝敬一下上司无可厚非,但一次出手万两……里面必然有猫腻。至于这位布政使在水镜里可是不惜杀人夺钱夺两当做军饷的……猛人,而且他每次屠刀挥出,定会砍人全家‐‐纯粹的一点不给活路。不过现在太子和容家还没反,他也没机会如此丧心病狂。不过薛桓孝敬一下,黛玉就直接发了烧,足见这位布政使已然做过不少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