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北塘中医医院电话号码 > 第六章 星星之火4(第1页)

第六章 星星之火4(第1页)

第六章:星星之火(4)  “嗡——咻——”一声沉闷之极的鸣响伴随着一阵悠长的破空尖啸,随即,一百五十步开外的一排布扎草人纷纷晃动起来,有一具居然连着『插』入地里的木杆被带了起来,直直飞出三四步方才啪嗒坠地,四支比寻常箭矢稍短的弩箭,两枝钉在草人的身上,除了箭尾之外全部没入草人身体内部,自背后透出的部分足足有尺余,一枝将草人带起,还有一枝居然将草人『射』了个对穿之后直直没入了草人后面的一棵大树的树干内。  李文革和细封敏达大张着嘴打量着被四枝弩箭破开了一个缺口的草人阵列,目光中全是惊惧之『色』,一部伏远弩的威力,竟至于此。  在这种武器面前,前营目前装备的步兵甲就和纸糊的差不多,除了已经具备板甲雏形的明光铠之外,李文革想不出这个时代还能有什么甲胄能够完全挡住这种弩箭的杀伤。  这种弩的箭头不是最常见的菱形箭头,而是一个相对较宽的反向月牙,在经过初步的打磨之后,刃口颇为锋利,在高速飞行的状态下,仅靠动能便能给予敌人毁灭『性』杀伤。  据说伏远弩的『射』程能够达到三百步之远,也就是说,在一百五十步范围之内的敌人只要挨上这么一下,便不要再想着能够站起来。  李文革只觉得喉咙有些发紧,他轻轻地咳了两声,苦笑起来,自己还是小看了古人的创造力了,如此恐怖的武器,在这个时代居然已经出现了。当然,面对高速移动的敌人,这种武器的杀伤力会大打折扣,上弦的时间过长是个致命缺陷,但是即使如此,只要应用得当,这种武器的威力也绝对是不可忽视的。  看了看细封敏达那惊讶的目光,李文革轻咳了一声问道:“你之前不曾见过此物?”  细封敏达苦笑了一声:“我自十一岁开始随军征战,十二年了,延州来了不下二十次,从未见识过如此犀利的弓箭……”  他想了想,道:“听房当家的一些人说起过,灵州方面的军队有一种十分犀利的弓箭,『射』箭的间隔很长,但弓箭的威力很大,应该就是这种东西吧……”  随即他又满脸不可思议地说道:“你们既然有着如此犀利的武器,以前的战斗中怎么一次都没见使过呢?”  李文革拿起一枝弩箭,看着箭头后部边缘上的铁锈,苦笑道:“那是因为延州的将军们从来都没见过这东西,这些宝贝被积压在武库里也不知有多久了,二十年?三十年?你没见过也正常,我甚至猜想连这批武器的主人都没见过这些东西……”  李文革觉得高允权也好高绍基也好很可能这辈子都没进过武库,这父子俩根本对打仗没兴趣,基本上属于军事白痴级别。  “这种武器不是不可防备的,厚重的木盾就能抵挡住,不过仍然很可怕……”细封敏达仔细打量着那枝弩箭道。  李文革笑了笑:“上弦的时间太长,这段时间足够你『射』出十枝箭了……”  “威力很大,但是要『射』移动中的目标并不容易,只有四部,一次『性』能『射』出十六枝弩箭,这对于密集的步兵阵型来说是致命的,但对高速奔跑的骑兵并不奏效……”细封敏达补充道。  李文革皱着眉头比较了一下四具伏远弩,感慨道:“大小都不一样,除了箭杆的长度大概一致之外,其他的部件或多或少都有些差异。”  细封敏达奇怪地抬头看了李文革一眼,手工制成的弩,有这种差异是十分正常的,细封敏达并不对此感到奇怪,他奇怪的是李文革对这件事的态度。  当夜,李文革找来了已经在山上摆开了铺面的几位木匠和铁匠开会。小年前那场兵变,李文革一次『性』将城中所有的铁匠全都“绑”了来,手持节度府的大印,他要造出多少官引都随他乐意,再加上优厚的待遇,延州城中的铁匠铺被一次『性』清空了……  李文革将自延州武库当中搞来的弩一样取了一部来(那几部木车弩除外),都是经过测试威力最大的。  在这次会议开始之前,李文革要求包括『毛』木匠在内的四位木匠做一件事,他发给了每人一根白蜡木,要他们分别截取一根一尺长和一寸长的木段来看。  结果四人截取来的一尺长木棍令李文革十分满意,四根木棍并在一起长短一致,这代表着四位木匠的目测水平在尺这个精度级数上基本相当,不过一寸木段的差异就略显著,最终经过比较,四个人中那位姓段的木匠手工锯出来的木段最接近一尺长木棍的十分之一,李文革当即拍板,由段木匠担任工程的制图人。  在目前的简陋条件下,李文革知道自己想搞彻底的标准化制造基本是个妄想,只能在现阶段先制定一个相对的标准化水平,李文革要求以后制作的所有木制或铁制产品一律以段木匠的目测尺寸为基准。  现代社会的标准化以不变形的晶体为基准,在李文革目前的条件下,只能暂时先以一个人的眼睛为基准。  李文革要求这些工匠从即日开始对这些武器样品进行拆卸研究,研究每一个零件的形状和作用,并且在木板上用墨线描出其大小尺寸,然后用刀子刻出模型。  在对弩机的零部件结构研究基本完成之后,李文革会要求这些工匠们开始复制这些零件,当然,每一个部件都要经过段木匠的目测审核,与原模型部件尺寸差异较大的将被作为废品舍弃。  李文革对木匠活和打铁工作均一窍不通,他只是单纯地希望未来的部队装备的武器能够尽可能的制式化,这样其制造成本和制造周期都将被大大压缩。  这是一个十分长期的工程,李文革并没有指望能够在短时间内见效。  同时,李文革开始调整练兵工作的一些标准,他在两百余名士兵当中找了一个典型的矮个子,此人名叫曹庆,李文革将此人从练兵队列中挑了出来,反复地命令他在一片空地上练习齐步走。  这位曹庆大哥十分郁闷,因为他觉得自己有点像被耍的猴,不过李指挥显然并没有顾及到他的感受,一面看着他走来走去一面若有所思。  之后,李指挥做了一件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他划定了两条直线,并在两条直线之间画了一条垂直的连线,并且命令曹庆沿着这条垂直的连线来回齐步走,在曹庆走了几个来回之后,这位指挥大人逐步逐步在垂直连线上画出了曹庆每一步的落点,落点和落点之间的距离大致相仿佛。  以这个距离为基准,第二天进行队列行进练习的士兵们发现了一件古怪的事情,『操』场上画满了一道一道的白线,教官们则喊着号子开始进行队列训练,与昨天不同的是,这一次每个士兵迈的步子不许大也不许小,恰好是两道白线之间的间距。教官们拿着木棍在一侧检查,若是谁的脚在行进中没有落在白线上,便会立即挨上一棍子。  对于李文革这种古怪的训练方式,各级军官纷纷表达了自己的不解。  为此,李文革召开了一次军官会议,向所有的军官解释了自己这么做的主要目的,他说:“战争是一桩精细活,谁算得更精细,谁便是赢家。大队行军,士兵因体力和身高问题总会分出一个快慢。因此真正快速的行军并不是一路狂奔的赛跑,而是使全体士兵在行军队列中始终保持一致的匀速,这才是长途行军保证速度的关键。因此需要选取一个绝大多数士兵都能够轻松接受的步幅作为基准。我选择曹庆,是因为他的腿最短,绝大部分士兵应该都能够轻松跟上他的步子。”  李文革告诉自己的军官们,只有将这种步幅训练成为士兵的一种固定走路习惯,才能在长途行军中发挥作用。而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长期的枯燥的队列训练,务求士兵们一抬腿,不多不少一步恰好就走这么远的距离。  尽管军官们不太理解,但是还是坚决贯彻了李文革的命令,士兵们被要求在走路时挺胸抬头,不许看脚下的路,而谁的脚一旦没有落到线上,便会被抽上一棍子。久而久之,士兵们对这种队列训练都叫苦不迭。  对于这些士兵的怨言,李文革暂时还无暇理会,有几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几乎把他忙坏了。  军队的快速扩充固然是件好事,却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首先原先在村民家中代做食物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如今部队的规模了,而且每天开饭的时候一大群人排队领取食物往往要花半个时辰之久,第一个领到食物的士兵把配额食物吃完回营房睡了一觉起来之后最后一位士兵往往还没能领到食物。  在李文革那个时代,部队用餐基本上是以连为单位在食堂吃饭,炊事班将做好的饭菜依次摆上饭桌之后部队开进食堂,以班为单位分桌子坐下,一声令下同时开动,因此能够保证全连士兵基本上在同一时间段内吃上热饭菜,也压缩了用餐时间。  如今李文革手中兵力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一个连的人数,但是却还没有条件开办一个能够供全营士兵同时用餐的食堂。村民家中的锅灶蒸出全营官兵食用的主食就要用半天的时间,天气冷温度低,等到最后一锅饼子出锅先前的早就都凉得和石头一样了。卧牛村实在太小,如今一下子涌出来这么多兵和流民,确实有点摆布不开的样子。  李文革为了这个问题和周正裕一起研究了许久,最后还扩大了讨论范围,将魏逊和刘衡等人拉了进来进行讨论。  大家最终一致将目光放在了那些新的被收容的流民身上,这批人每日消耗粮食,却终日无事可干。李文革目前部队的扩充速度过快,暂时又不想再招新兵,这批人正好用来做一些杂务。  李文革没有仿效二十一世纪组建炊事队,他想起了赵匡胤在若干年后推行的军事制度改革。  提前借鉴了老赵同志的创意,李文革将前营的士兵划分为了禁兵和厢兵两部分,禁兵暂时不再吸纳新兵,前营在已有的丙队和三个新兵队之外额外组建了一个厢兵队,这个厢兵队招纳了四十多名流民男子做劳力,分成了炊事组和劳役组两个基本单位,由周正裕统一安排指挥。  相比禁兵,新组建的厢兵队是没有军饷的,但是每顿饭和禁兵一样可以得到两个饼子和同样份额的咸菜,比起难民营里的难民来要高出一个档次。那些原先一直在帮忙平整场地修缮房屋的壮年流民此次都被编入了厢兵队,而那些成为佃户的流民则不在此列。  在这支后勤辎重『性』质的厢兵部队组建之后,李文革等人又适时地改革了部队的用餐制度。全营五个队分时辰进行用餐,作为老部队的丙队是最先用餐的,用餐时间是约两刻钟光景,之后依次是三个新兵队,最后是厢兵队。这样在一个时辰之内各部队均可以吃上热饭菜,而没有到用餐时间的部队可以继续在『操』场上进行训练,不必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领取食物。  这样厢兵队的炊事组一次『性』做好一个队的食物即可,出锅的热食物可以当即端出去给到了用餐时间的部队吃,不必在大厨房里慢慢等着变凉。  这件事情让李文革意识到,他的建军之路还很漫长,许多杂糅了现代军队后勤统筹学的方式方法需要陆续地引入到这支新的队伍当中来,只有经过这样一番脱胎换骨易筋洗髓的改造,这支部队才能具备现代军队的一些基本特征。  吃饭的问题解决了之后,李文革立刻发现还有n多的问题因人数的骤增而开始凸显,其中最明显最直接的两个问题是大小便和洗澡。  原本只有几十个人的时候,李文革允许这些士兵满山遍野寻找地方自己解决排泄问题,但是在拥有了两百多人之后,这个问题开始变得尖锐起来。  如果不加以处理的话,两百多人每人每天一泡屎,足以在短时间内将兵营周围变成一个遍地黄白之物的大茅房,没有制度规范的难民营那边已经开始有这个趋势了。上厕所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劳役组承担了这个工作,这些吃饱了饭力气也足的士兵开始在营寨之外挖建丰林山上第一个有机肥料集散地,李文革不希望浪费这些排泄物,明年开春开始耕种庄稼时佃户们可以随时来这里挑肥料,条件艰苦,不能浪费任何一丝一毫的资源。  洗澡的问题也很尖锐,难民营那边没有条件,不要求,但是为了避免开春传染病的传播,李文革准备强迫这些流民改掉不愿意洗澡的坏『毛』病。  而在营里,李文革则要求全营官兵至少每十天洗一次热水澡,为此几位木匠加班加点赶制了十个大木桶,每队以什伍为编制错开,按照各自的日期进行洗浴消毒活动。  人多了,干什么都不能一窝蜂地上,吃饭拉屎洗澡这些基本生活事项需要一一搞定。每件事情都不是孤立的,时间的统筹安排涉及到日常的训练、动员以及理论学习和文化学习的方方面面,只有一个极为详尽的时间安排表才能将这一切都统筹好,既保证不浪费一点时间又保证每个士兵不会漏掉任何一项学习训练项目。  周正裕为了做这个计划表伤透了脑筋,没啥文化的他憋了将近十天才拿出了一个把李文革看得满眼星星的成果,十几张麻纸上画着一大堆莫名奇妙的圈圈点点叉叉杠杠,若不加解释谁也不知道那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周正裕手比口说,从午饭一直解释到晚饭光景,李文革到了也没能完全弄明白,最后他抱头蹿回自己的屋子直接命令周正裕开始试行,并且明白表示如果不合适周正裕可以随时调整。  令李文革颇感意外的是,这个统筹计划表虽然看起来『乱』七八糟不知所云,但是实行起来却是出奇地有效,周正裕只用了四五天时间便让老兵和新兵们适应了这种按照命令和安排进行日常生活训练的作息模式,一个月运行下来,李文革发现这套计划居然运行得颇为良好。  不过,李文革到了也没能搞懂那份计划表,他仅仅记住了自己每天吃饭的时间和平时洗澡的时间,除此之外,周正裕究竟用了什么手段什么办法,具体到每个人是如何安排的,他一律不管,全权放手给周正裕,美其名曰叫做权力下放,其实分明便是偷懒。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天气渐渐开始回暖,一支全新的彰武军前营渐渐在丰林山上被逐渐打扮出个模样来了……  ————  一更啦,大家用票砸死我吧……  北唐  跳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