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真说起正经事,还是李问明和林暖兮在交谈。
简渊有些奇怪,宣发的事情按理说是公司负责,再不济也有经纪人,怎么林暖兮自己亲自过来呢。
而简渊不知道的是,在上次的病房事件之后,林暖兮就换了公司,同时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很多事情她宁愿亲自来处理,也不放心交给别人。再加上《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部剧让林暖兮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肯定会火爆,所以自然是十分重视。
简渊对于电影的宣发不太了解,也不想多掺和。事实上,如果不是实在迫在眉睫的事情,简渊都不是很想参与。因为现在简渊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简渊感觉自己好像。。。。。。黑化了。
这话还得从头说起。
理性,绝对的理性。这好像就是他前几天在南方时候的心态,因为完全处在一个陌生的环节,没有自己的人际圈子和利害关系,所以做事的事情毫无顾虑,肆无忌惮。
所以那时候,简渊每做出一个决定,总能站在最直接的角度上,进行精准的判断。
等到回来之后,简渊却感觉那种状态似乎消失了。这座城市他太熟悉,所以居然做什么事的时候,居然有一种犹豫的心理。
这种心理很有趣,那就是人在观测或者感知到自己所处环境的时候,或者说观察到自己形象的时候,会变得克制冷静。而如果观测不到,就会变得极端。
举个例子,为什么电梯里要么有镜子,要么电梯的墙壁特别反光,可以当镜子使用?这小小的设计里,其实有心理学的大智慧。
提供镜子的作用是最微不足道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增加空间感,可以照顾到生活中有幽闭恐惧症的人。
幽闭恐惧症会对封闭空间产生一种焦虑情绪,电梯的空间狭小,有面镜子可以让电梯看起来空间大一些,没有那么压抑。
除此之外还可以照顾到看不到电梯楼层屏幕的孩子和残障人士,还可以预防观察电梯里小偷小摸的人。
但事实上,以上这些都是附加的。
电梯有镜子效果的真正原因,其实是为了防止坏人作案!没想到吧!但这就是事实!
电梯最开始的时候,是没有这种设计的。但是在早期的美国,很多坏人都选择在电梯里作案。比如偷窃、抢劫,最多的还是咸猪手,调戏女性。
警方破获了一些案子之后,发现这些犯罪的人,都有自己体面的工作,而且也没有犯罪前科。
但是在电梯狭小封闭的环境,人和人的距离又比较近的时候,人的理智思维会被慢慢消退,一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就开始逐渐充斥大脑。当然最多的就是关于艳遇的幻想。谁没有幻想过在电梯里偶遇一个美女或者帅哥呢?
同时,人是一种很容易被情绪操控的生物。理智思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都是很罕见的。很多人认为自己理智,其实完全不理智。
就比如今晚吃饭,你可以选择炸鸡火锅烧烤,也可以选择回家喝粥。你自己名字正在减肥,吃火锅烧烤不好,但还是会选择前者。你觉得这是理智的想法,但事实上,你的理智恰恰就是在劝你回去喝粥,只不过你情绪上头,压根不管。
只有等到你吃饱喝足,情绪被满足,理智思维回归,你才开始懊悔,自己居然吃了这么高热量的东西。
不仅仅是如此,甚至戒色一直失败,每次失败都开始懊悔,也是一样的道理。
事实上,只要有一些让人感兴趣的东西,人的情绪就会变得不可控,理智会被瞬间抛弃。
而电梯犯罪案也就是这么产生的,可能你本来就是一个好人,但是在那样的环境下,那样的空间下,在情绪的撩拨之下,瞬间上头,然后在一秒钟内铸成大错。
当你理智思维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你已经做完了犯罪的启动环节,这时候紧张、害怕、兴奋的心情交杂,情绪再上头,就不管不顾了。
在心理学家发现了这个原因之后,警方尝试了播出广告,张贴警示,增加人手等方式,但都不能减少电梯里的犯罪率。
最后,在心理学家的建议下,电梯了摆放了镜子。随后,犯罪率直线下降。
原因就是当人情绪上头,有犯罪冲动的时候,会从电梯的镜子里看到自己的样子。这种直视自己的感觉,会在潜意识提醒自己的身份和行为,增强对犯罪的羞耻心理。
而就是这种“提醒”出来的羞耻心理,会让人瞬间冷静。就相当于在你决定去吃火锅烧烤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站在体重秤上,看到了自己的体重。于是你瞬间清醒,发现自己必须减肥了,所以要乖乖回去喝粥。
在这种心理作用的影响下,这种因为情绪失控导致的突发行为,直接被有效遏制。后来随着科技发展,电梯里的镜子少了,但是电梯墙壁一定是可以反光的。
这就是心理学的妙用。
心理学中,人对自我的认知其实是多方面的。而环境也是一方面影响。
简渊熟悉的人,就像是一面面的镜子,无时无刻都提醒着简渊的身份,简渊的状态,甚至是简渊的前进方向。他知道自己是谁,要做什么事。
但是去了南方,失去了这样的镜子,在一个谁都不认识的城市,再加上有宋繁星的事情作为铺垫,情绪就上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