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我的一个世纪董竹 > 第75章(第1页)

第75章(第1页)

所谓a字执照的发给,法租界当局颇为慎重,这是工部局向西侨保证该店清洁可靠的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首批美军到沪。他们选择适宜西人用餐的中国菜馆张贴记号,最先两家是“锦江”、“新雅”。这在当时的酒菜业的营业上是一件好事,亲友职工都为此高兴,我却不以为然,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经营商业,而要得到帝国主义的赏赐发给什么a字执照;这有什么可光荣的呢?不过是在这件事上争口气,显示一下中国人不是无能而已。

十、治病

在锦江开业初期阶段,我总是每天清晨到店工作,深夜回家还要照顾孩子和家务,因日夜繁忙,三餐无定时,饱一顿、俄一阵。久之,积劳成疾,得了严重的胃溃疡。因此,曾一度辗转迁移。先后移住霞飞路(现名淮海路)荣业里、迈尔西爱路俄国老太太家临时居住、治病,稍事休息。病势越来越严重,接受朋友的劝告,国琼女陪我去日本医治,她也顺便治牙。我经治一月无效,同时惦记锦江,归心似箭转回上海。此后,我自己“医治”,即十分注意饮食,既软食也要细嚼慢咽,吐去菜筋,忌食一切刺激食物,再用少许药物帮助,经一年多时间完全治愈。

此时,我居住的美华里团锦江的日益兴旺和地下革命活动的展开,已极不调和了,故又迁到上海蒲石路(现名长乐路)一二五弄三十一号,一幢二层楼西式洋房(房东是法国人)。

第二十一章分设锦江茶室

一、动机,装修布置

抗日战争前的上海,中国共产党员、左派人士,无舒适恰当的联络地点,一般的社会人士也无一个适宜的喝茶、谈心、商讨事情以及休息之处。上海先施公司楼上虽然没有大东茶室,但庸俗不堪,特别是女招待员被人嘲弄,不受尊重。有鉴于此,我又决定在上海法国公园(现名复兴公园)附近的华龙路(现名雁荡路)租赁了八十二号中华职业社的房屋,并为做地下工作更好掩护起见,特请田淑君(杨虎的太太)投资了当时币值一千元。开办了约有四十几张台桌、能容顾客二百多人、工作人员约六十多人的分店。上、下午卖茶点。中午、晚上卖饭菜。命名“锦江茶室”,于1936年1月28日正式开张(这天正逢我的生日)。

对于茶室的装修设计,工程师对我提出的设想方案搞不来。我只好依据在日本时,曾学过的数理学的一点浅薄知识,自己边学边设计、监工,总算建成了不同于一般格调的茶室。

茶室开始只有一大间。半年后扩充为楼上楼下的雅室。又增加好些工作人员。

后来因为1937年芦沟桥事变、上海“八·一三”战事,抗日战争开始,才停止了继续扩充。

茶室的门面是用淡黄色新式砖砌墙,横装一排大红色霓虹灯(霓虹灯在当时还不普遍)招牌,显得朴素雅观。一进门,分左右两道边门进去,生意最好时也不显得拥挤。进大门便是大厅。面对大门,整个大墙壁挂了一幅“四川灌县索桥”大油画。有时换挂“地中海峡”大油画。由于画面的气势雄伟,为大厅增色不少。

进边门向左转弯有一大间雅座室,在右雅座室顶上建有半边楼的雅座室。楼下雅座分左右两边,沙发座椅,桌上放有鲜花,墙端装置着一盏盏倒挂茄子形的磨砂玻璃灯。正中顶上挂着一盏大圆形铁架、西班牙式的米色蜡烛电灯。左边墙上装有两盏法国式五彩瓷盘蜡烛壁灯。室的末端设有红木雕刻琴桌,摆有盆花。右角是有专人看管的卫生厕所。从左侧的座位起,整个墙壁是一幅“荷兰农村风景”大油画。

从雅座室左角开始,随着半圆形的磨砂玻璃柱转到楼上。屋顶和周围墙壁都以抽木板包装,沃克木打蜡地板。左右两边设有十四套双人沙发桌椅。左边桌墙上开了十四个圆顶小窗口,窗口下吊一盏西班牙式的绿色磨砂玻璃灯,若遇逢年过节换上红色的。两边座位桌上都有鲜花,墙上也有倒挂的茄形磨砂灯。顶上无灯。靠窗口座位的顾客,从窗口望外面,面对一幅大油画,则不致有身居斗室而郁闷之感。

总之,这里活像火车间,而是世上少有的火车间。

这样小巧玲戏,玫瑰红沙发椅、五彩靠垫、暖气,美感舒适,尽管满座但不嘈杂,颇有情调,人们称它为“铸情楼”。锦江茶室成了当时上海革命人士、进步人士集会商讨国事的集中的场所,也是上海各界聚会谈论的地方。文人们在这里用茶点或吃饭,看看书、写写文章……;地方舒适花钱也不多,故他们都乐意到这里来度过一天,或借此度过寒冬,成了文艺界的“沙龙”、“工作室”。

总之,两店的设计装修、布置、用具的式样,色彩及其位置的安排等,都力求优美实用,娇妍不一,各具风格。当时大家都公认锦江两店是布置幽雅整洁、安静舒适、菜点精美、服务周到,打破陈规俗套,有独特意境的餐馆、茶室。茶室二百二十座位。两店每天平均顾客有八九百人。

锦江开门后,便逐步中外闻名,凡国内社会贤达名流、文艺、教育、工商、军政等各界知名人士,无不来过锦江,有些还是锦江的座上客,甚至世界著名电影演员卓别林,美国大使馆商务参赞等外国著名人物,凡来上海无不到锦江品味菜肴。

锦江的座上客很多,其中有些我们交为朋友。还有些朋友为了交流,我们组织一个十一人生日会。按每人的生日次序,每月在锦江共餐一次。会员有:1郎静山,2卜少夫(上海申报馆副总编辑),3周干辅(上海英国犹太人,哈同的女婿),4张蓬舟(大公报编辑、著名记者、号杨纪),5胡桂庚(新加坡胡文虎的侄子,上海永安堂虎标万金油经理),6汪啸淮(经商者),7朱金农(照相公司经理),8蔡建卿(上海新雅酒家创始人),9吴湄(上海梅龙镇酒家经理),10单毓如(上海梅龙镇酒家副经理),11董竹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