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啦[比心])
——————
众人听着视频用机械的电子音,唱着天幕那个世界的实事,觉得后世可真是人才济济。
三言两语让他们这些远古之人对未来也能略知一二。那些典故一出,熟读诗书的文人士子就懂了,而平民百姓哪怕一知半解,也听出后世其他国家不太安宁了。
明,朱元璋更是竖起眉头。
天幕用短短几个字就概括了一个王朝的问题,虽然王朝覆灭可能不单是这个问题导致的,但肯定也是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明末党争……大明最关键的问题是党争吗?
天幕之中的美丽卡也遇到了这个问题!
这让老朱不禁有些关切起那个国家的形势来,那美丽卡是如何党争的,他们身上能看出明末的影子,那大明或许也能从美丽卡身上找到些问题的关键?
……
崇祯时期,朱由检脸色惨白。
原来!大明真的要亡于他之手吗!!!
如今就是后人所说的明末了吧,天幕说他死后,江东不少郡县的文官拒不投降……
他是如何死的,真的回天无力了吗,那他如今又能做些什么……
清,雍正也有一瞬间的愣神。闭关锁国成了大清的舛错,使清被骂了这么久,必是不能重蹈覆辙的,可这“叶赫那拉的诅咒”又是什么,叶赫那拉氏还有这种神力?
他想起之前被天幕唾骂的慈溪,这不会是叶赫那拉氏的人吧,雍正眯了眯眼。
……
唐,李世民想起魏晋,想起南北朝的混乱,摇了摇头。
风流啊,败絮其中的风流罢了。
他可不想那种“风流”在大唐重演。天幕竟然还提及了五石散,这五石散难道也有问题?
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五石散的药方,最初用于治疗风邪入侵一类的伤寒症状。
后来,五石散在魏晋时期流行开来,变成一种“服散”的风尚。
曹操的女婿何晏,曾因病痛缠身,苦寻良医而无果。
他决心自救,深入研究药方,对张仲景的五石散进行改良。
《诸病源候论》载:“尚书何晏因耽于声色而服药,竟觉心旷神怡,体力大增。京师之人争相效仿,疾病迅速痊愈,众人为眼前之利所喜,未思后患。晏逝后,服药者愈发众多。”
贵族们竞相追逐,视其为珍品,平民百姓则因价格高昂,望而却步。五石散,因此成为了彰显身份与社会地位的象征,宛如一个尊贵的标签。
史书载,五石散价格惊人,曾高达每两千二百钱,几乎耗尽十户之家一年的开销。
由于这股风潮,从魏正始到唐天宝,五百余年间,服用寒食散者络绎不绝。
甚至李世民也用过五石散,只是后来孙思邈等医学家发现五石散的危害,长期服用可能导致严重的身体伤害甚至死亡。
五石散的毒性和副作用逐渐被更多人所认识,且孙思邈等医学家也开始呼吁人们远离这种药物,所以唐之后也就慢慢弃用了。
……
天幕既然提起了五石散,说明这个东西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