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于物为礼物,
定情之物心最甜。
物中无意是商品,
价格贵贱比排面。
华夏历来都是一个礼仪之邦。
几千年来,人们注重礼尚往来,礼物自然在人际交往中,成为了被赋予诸多情感等因素的物质载体。
礼物从最初的,你给我两个包子,我给你一盘饺子;你给我一根黄瓜,我给你一把韭菜;你给我两斤猪肉,我给你一只老母鸡。。。。。。
随着国人面子文化的演变,礼物也从最初的注重内容,慢慢地越来越注重外观包装了。
一款款精美的礼盒、礼袋应运而生,一个个质地昂贵的高档实木、真皮包装也成为了高端礼物市场的标配。
就拿一年一度的中秋月饼来说,在高端月饼市场,包装的成本常常会占整个月饼价格的三分之二以上。
一些高端上档次的礼品,如茶叶、人参、烟酒、化妆品、保健品等更是如此。
礼仪文化在一步步向礼品文化转变。
就拿孩子的压岁钱来说,从早期的一毛两毛,一直到近些年来的几百、几千,甚至上万等。
亲戚朋友之间本来的随意来往,也一步步变得大包小包,人拖车载的了。
很多散装的物品,一旦装进作为礼品的包装盒后,价格立马就会提高几倍以上。
人们已经习惯用礼品的价格来衡量彼此之间的关系和感情了。
送礼人的互相攀比,收礼人的厚此薄彼,一步步成为了人和人交往的心理常态。
随着金钱至上越来越成为全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后,人和人之间许许多多的情感因素也一步步被大一统到了人和人交往时礼品往来的价格多少方面来了。
礼品贵重,就是重情重义;礼品廉价,就是薄情寡恩;不带礼品,就是无情无义。
礼品文化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亲朋好友之间炫富招摇,以及嫌贫爱富。
亲朋好友之间本来千丝万缕的感情之网,在一次次礼物的轻重之中被一根根斩断。
人和人之间也因为太多开口要求或内心潜在的利益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隔阂或误会随时都在产生。
人个人之间的感情和信任越来越经不起任何考验了。
人们感情世界里亲情、爱情、友情的三根碗口粗细的钢索,一点点地在争分夺秒地快速风化锈蚀着,很快就变得脆弱不堪了。
人和人之间常常不知道什么原因就会突然不相往来,甚至翻脸成仇。
礼品文化在官场上,快速向着贪腐方面演变;在商场上,则向着行贿和回扣方向挺进。
人和人之间本来轻松、自在的交往,逐渐因为每一次准备礼品而劳心伤肺,变得心累,进而变得有意无意地疏远,或者减少了来往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