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天气渐凉。
夏日郁郁葱葱的树叶日渐泛黄,转红,开始慢慢凋零。
地面上覆盖层层落叶,给河西村带来沉静与厚重的感觉。
秋收过后种下的麦种,在泥土里舒展身体,悄悄破土而出。
汉子们每日下地除草,妇人们开始赶制冬天的棉衣。
将平日里存的稻草,柳絮甚至鸡鸭毛,缝制到冬衣里,以抵御冬日的严寒。
荒地那边的窑炉和工地不停歇的忙碌着,工人们喊着号子哼着歌,给自己枯燥的生活增添些乐趣。
黎秋月在地头看着花生叶已经全部泛黄,随意拔了几颗,花生个头很大,一棵苗下面结了一大捧花生,剥开后,花生个头圆润饱满,尝一口,清新鲜甜。
回到家中,黎秋月对穆翠翠说,“娘,花生已经熟了,可以收了,一共六七十亩地,得找人一起帮着收!”
穆翠翠立马行动起来,集结了四五十个汉子和妇人,下地干活。
文娘也跟着一起去。
一亩地22文的工钱。
“你们干活的时候仔细着点,土里面埋了不少,要捡干净了,不能偷偷藏起来,要是被我发现,工钱没有,还得赔偿,你们互相监督,要是看见有人偷拿,悄悄告诉我,我给双倍工钱!”穆翠翠看向众人。
闻言,众人心里有了数,干活的时候不仅不敢私藏,还得悄摸摸留意周围有没有人干偷鸡摸狗的事,要是自己能抓到,就能得双倍工钱,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儿!
当拔起花生,根部缀满了黄色的花生壳,村民们根本没见过这东西,感到很是好奇。
“哟,这是啥?我咋从来没见过?”
“可不,谁见过,黎氏从哪弄来的这玩意,可真稀奇!”
“黎氏有本事,啥东西弄不来,看这一棵苗下头结嫩老些果子,一亩地产量不得好几百斤?比种粮食高多了!”
“人家脑子灵活,听说上次卖了什么玻璃器,赚了好几万两,乖乖,这谁敢想?”
“我听说了,一件玻璃器就好几百甚至上千两,够咱村所有人嚼用好几年的。”
“穆氏肯定上辈子干了不少好事,不然咋会遇到这么一个能干又孝顺的儿媳?”
“啥上辈子,人穆氏本来就对黎氏好,要不是把黎氏当眼珠子护着,黎氏和离以后不得早就回娘家了?你们啊,以后对儿媳好点,不要把人当牲口磋磨,万一也遇到像黎氏有本事的,后半辈子切等着享清福吧!”
穆翠翠一直在各处转悠着,查看干活情况。
黎秋宴和黎秋宥带着大黄和点点在地里地头来回窜,负责当监工。
时不时给两狗塞点肉,两只狗灵活的来回跑,有点动静就汪汪吠叫,村民们根本不敢有私心。
忙了两日,所有的花生被收完,一筐一筐的运回来。
黎秋月的院子里根本放不下这么多。
只能分开来,放到曹小娥,王秀英,李大梅和郑慧莲家里晒。
几家人每天白天摊开来翻晒,晚上再堆起来。
一连晒了三天,花生壳晒得梆脆,装进麻袋里,给黎秋月送来。
曹小娥几人帮着黎秋月和穆翠翠过了一下秤,70亩地,带壳一共斤左右。
所有人惊的下巴都掉地上,这么说一亩地产量起码在一千七八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