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便是子女有出息。
他顺势夸赞老太太的子女:“老话讲天道酬勤,以前的辛苦这不换来了现在享福?成了城里人,这一生的命运也就变了,能吃供应粮,不用在地里刨食。”
老太太被哄得满脸笑意:“我们老两口除了勤快也没别的长处,孩子们有出息,也孝敬我们。”
陈良又夸:“孩子孝顺比什么都强,这人心宽就不显老,您看起来就像四十多岁,我都不知道该叫你大姐还是大娘。”
他面不改色心不跳,这话实在说的夸张。
老太太裹着小脚,从穿衣和行动方面观察,老太太应该有六十岁左右。
“这孩子会说话啊,”老太太被逗笑,“叫什么大姐啊,叫大娘可能都差点儿,我小孙子今年都结婚了,你才多大。”
“我二十六。”陈良如实道。
“我小孙子今年十八,你这……”老太太不好意思让陈良叫她奶奶。
陈良顺杆往上爬:“我叫您大娘吧,哎呦,真看不出您的年纪,孙子都这么大了。您儿子也孝顺,一看您现在也不用操心。”
老太太听着陈良说话心里舒服,不由地多说几句:“是啊,他们都孝敬。我大儿子在屠宰场工作,时不时给我送来大骨棒。骨头上没肉,但炖着喝汤也好,就着窝窝头都香……”
解惑了,陈良终于知道了这对大骨棒的来历。
屠宰场的职工不少,能带大骨棒回家的不多,即使象征性花几毛钱也要有地位才行,看来老太太的大儿子有本事。
嗯,记下,这家可以再来。
“您跟我说说就行了,您要是不止一个儿子,不能当着他们的面只夸一个儿子,”他“掏心掏肺”地劝说老太太,“兄弟之间感情好,才能互帮互助,您以后也放心不是?”
这句话是真的,不然看他和陈强陈贵,一言难尽。
“好孩子,你说的对,不过我可没有只夸大儿子,我小儿子也好呢。”老太太一副神神秘秘的模样,还刻意压低声音,“我小儿子学习好,会说外语,在友谊商店上班,工资高。”
点到为止。
陈良差点拍大腿,真绝了,这户人家以后一定要来,常来!
“您培养孩子是这个,”他递过一块两毛四,又竖起大拇指,“我一看您就面善慈祥,果然家风好。”
老太太乐呵呵地接过钱,一数,笑得咧开嘴:“你这孩子也实在啊,别人过来收破烂,四分钱有时就抹了。”
陈良确实大手大脚惯了,不大在意几分钱。
他随口道:“那您给我留着骨头,等十天半个月我再过来收嘛。”
老太太笑得一脸褶子:“好好好。”
陈良从老太太家出来,记下地址。
等两三次过后,熟悉了就能问问怎么买大骨棒。
吸溜~他也想喝骨头汤。
不过人家俩兄弟对老娘确实孝顺,还是教育得好,不像他们老陈家——
陈良揉了揉眼睛,他怎么好像看到了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