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作为政界领袖、甚至作为一个人的终结。在奥贝威森弗尔德的撤退中,他
取得了成功。在施霍宾,他的部队与共产党的先遣队相遇,他把他们打得四
散逃走,还放火焚烧了他们的旗帜。这是希特勒得意洋洋的时刻,他即席发
表了简短的讲话。他说,这场烈火是布尔什维克的世界传染病的标志,它不
过是国社党人夺取政权的小小的前奏而已。他这极富煽动性的讲话,提高了
他部下的士气,把一件大错事变成了胜利。然而,他们的狂喜只不过瞬息即
逝。傍晚,希特勒的革命行动已彻底失败。
这一失败令他失去了许多坚定的追随者。&ldo;我完全唾弃希特勒!&rdo;一个
前&ldo;自由兵团&rdo;的指挥官喊道,&ldo;5月1日他遭到了惨败,他永远会失败!&rdo;
在奥贝威森弗尔德事件中失败的,决不止希特勒一人。对巴伐利亚政
府而言,这是更大的失败和难堪。官方指控希特勒危害了公共安全,传他出
庭受审。希特勒傲慢地一一作答,使检察官无法招架。希特勒不屈不挠,从
灾难中捞到了政治资本。反败为胜正成为他的模式。
然而,不少外国观察家却预言,这是他的结局的开端。罗伯特&iddot;墨菲
就是其中之一。他在报告中说,纳粹运动的势头&ldo;正在减弱&rdo;。他写道,人
民&ldo;已对希特勒的煽动性行为感到厌烦,因他既没产生什么成果,也提不出
任何建设性的东西。他的反犹运动树敌甚众;他的年轻的追随者之近乎捣乱
的行径使许多热爱秩序的社会成员痛苦万分&rdo;。
(5)
墨菲所反映的,不过是巴伐利亚的地方官员的印象而已。这些官员误
把&ldo;五一&rdo;后的政治沉寂当作脱离希特勒及其运动的必然的表现。这种政治
上的不活跃一直在延续,中间只发生过一次暂短的骚乱。这次骚乱是由德国
一民族主义分子阿尔伯特&iddot;里奥&iddot;施拉格特因在杜斯堡附近爆炸铁路以抗议
法国占领鲁尔被处决而引起的。他以破坏罪名受审,于5月26日被枪决。
当汉夫施坦格尔听说,许多爱国组织将于下周在科尼希广场举行抗议
示威时,他觉得,正在山中度假的希特勒应赶回来参加。他乘火车来到贝希
特斯加登‐‐是个美丽的疗养圣地,位于德奥边境‐‐并找到了希特勒(&ldo;我
爱上了那里的风景&rdo;)。希特勒当时化名乌尔夫先生,住在&ldo;英里茨公寓&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