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本宫的靠山呢?
“郭永自沧州复信都,刘韐自真定复河间城,切断了辽军的退路,并且公开响应太子旗号,斥责赵构之流为逆贼。
河北各州县,纷纷响应,形势逆转,逆贼一伙,覆灭就在不久。此时太子当遣大臣,率精锐之师,布阵黄河,待贼军南渡时,半渡而击,一举击破,进而可布威于天下。”
耿南仲站在殿前,身穿紫袍,气势如虹地大声道。
此时的他被突击提拔为少宰,仗着资格老,是太子的老师,连太宰吴敏和其它两位少宰白时中、徐处仁都不放在眼里。
“精锐之师,调何处的精锐之师?”
“京畿、南京、京西还有数万三衙禁军,乃天下精锐。再抽调各路乡兵,可得十万大军。兵甲鲜明,旌旗招展,粮草充盈,大义在我,万民归心,雷霆一击,定可破敌。”
判枢密院事张叔夜反对道:“京畿三衙禁军,先皇北伐时被抽调了大部分,现在兵力空虚,再行抽调,汴京恐无兵可守。”
耿南仲怒斥道:“荒谬!大宋兵甲百万,怎么可能无兵可守汴京。现在勤王诏书传达天下,四方精兵强将即将云集汴京,略有数十万,兵多将广,怎么会无兵可守?”
张叔夜被气得半死。
耿南仲被升为少宰之后,自诩替太子治理国事为责任,什么事都要插手,指手画脚一番,又不给出个明确的方案。
你稍加反驳,他就化身为杠精,站在所谓道德大义的制高点,把你批得狗血淋头。
他是痛快了,可与事无补。
现在最是危难之际,大家都在殚精竭力地维持局面。他这样做,没有帮上半点忙,还给添了许多倒忙。
“派谁领军?”徐处仁问道。
“集英殿修撰杜充。他乃进士出身,东华门唱过名。通晓经义,饱读兵书,刚毅多谋,又曾在沧州当过知州,整肃兵马,查访奸细,颇有成效,可派他为主帅。”
还真是任人唯亲啊。
这个杜充,大家都知道他喜好功名,迂腐呆板。
什么刚毅,生性残忍而已。当初知沧州府,为了抓辽人奸细,把从辽地难逃的汉民,无论妇孺老弱,全部杀了,然后用首级冒充军功。
多谋?你也说得出来。他确实没事喜欢瞎想,可是遇到大事就抓瞎了。你举荐他,还不是因为跟你走得近。
可是你反驳一句,耿南仲能扯出十条理由,再给你的头上扣上二十顶帽子。太子赵桓庸弱,对恩师是信任有加。
怎么争得赢?
算了吧,杜充就杜充,爱咋咋地,不争了。
“杜充为主帅,领军武将们要好生挑选。三衙禁军贬斥高俅余党,是不是缓一缓?”张叔夜说道。
耿南仲又跳起来了,“高俅之恶,天下闻名。蒙蔽先皇,祸乱三军。就是有这样的奸佞把持禁军,才有北伐之败。
太子仁慈,只是远窜高贼。但是清除高贼余党,必须进行到底。
“资清刚之正气,挺纯粹之茂质。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气不正,何以号令三军!”
“可是清除了三衙禁军的这些武官,谁来领兵作战?”
张叔夜被他怼得气孔冒烟,可该争还得争。
三衙禁军武官们,在高俅得势时,不得不向其行贿,讨好巴结,才能保住官位。现在一杆子打死,过于苛刻了。
再说了,领兵打仗,是很专业的事情,这些武官们私德不行,但毕竟在军中多年,有许多武官也是一刀一枪积功爬上来的。
骁勇、有作战经验,没有他们,怎么指挥士兵打仗?
“荒谬!”耿南仲的气势又上去了,“天下缺读书种子,缺才华横溢的名士大儒,唯独不缺种地的黔首,粗鄙的武夫。约以军法,告知军略,只需主帅运筹帷幄,定能决胜于千里之外!”
直娘贼的,打仗丢性命的事,在你嘴里,比勾栏粉头唱首小曲还要简单。
偏偏太子赵桓连连点头,一副深以为然地样子,还补充了一句:“再派东宫押班梁方平为监军,随军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