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最终唱出的依然是失望之辞,因为梦幻毕竟是梦幻,现实终究是现实,诗人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倾吐出的是极度矛盾而又无人可诉的心理。
公元前303年,齐、韩、魏因楚负其纵亲而伐之,楚使太子横质于秦而请救,秦出兵救楚,三国引兵去。
为了深入民间,四处采风,屈原并不总与婵娟、奴仆生活在一起,常常孑然一身,云游于穷乡僻壤,结交翁妪田夫。有一段时间,他居住在楚韩接壤处的一幢河神庙内,小庙低矮狭小,残垣断壁,隐于荆榛竹林。每年汛期,都有人居住于此,看护河堤,报告汛情,以便及时采取防汛措施,因而这里床榻、炊具,一应俱全。虽说因长时期未动烟火,这里颇有些潮湿,染上蛛网,灶穴兔窝,颇有些肮脏邋遢,但几经清扫整理,倒也幽静凉爽。因为屈原要在这里创作《思美人》,才特意寻了这么个少干扰的处所。
庙前是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溪上架着木板桥。踏着木桥,渡过溪去,是一片翠绿欲滴的竹林。走出竹林是一片开阔地,一座座落在小河岸畔的凉亭翘檐屹立,清晰可辨,此乃楚韩边亭,小河的彼岸便是韩国的土地了。屈原时常到竹林中散步,有时也坐于凉亭的石鼓上,眺望河那边的情形,或与从河那边过来的三三两两的人对几而坐,彼此拉些家常,但却不曾走出凉亭,渡河到对岸去一游。
《思美人》是屈原抒发思念怀王的诗,内容早已成竹在胸,只是他的笔端饱蘸着的并非是墨,而是沸腾的热血,一腔激情。屈原虽承受着几近灭顶的打击,但却并没有灰心绝望,在思想情绪上依然充满着高度的自信。在这首《思美人》中,他要表明自己对怀王真切思念的情愫。他经常涕泗交流地凝望着郢都,&ldo;?[涕而伫眙&rdo;(擦干了涕泪久久地盼望),有许多要说的话而无法向君王诉说,&ldo;言不可结而诒&rdo;(要说的话也无法向你讲)。因为&ldo;志沈菀而莫达&rdo;(心情沉闷压抑难以表明),他的一腔思念,只得&ldo;寄言浮云&rdo;(请浮云传达这些话儿),&ldo;致辞归鸟&rdo;(托回郢都的鸟儿捎信)。在这首《思美人》中,他要表达自己从&ldo;独历年而离愍&rdo;(我个人多年来遭受忧患)的遭遇中,从&ldo;车既覆而马颠&rdo;(车已翻了,马也倒下)的沉重打击中吸取经验教训,在再次崛起中注重策略,采取&ldo;勒骐骥而更驾&rdo;(重新驾起千里马的车)的方法重新开始,取得最终胜利。屈原既已来到这&ldo;媒绝路阻&rdo;(无人说合,道路不畅)的边远之地,倘无&ldo;聊假日以须时&rdo;(姑且费些时间等待时机)的从容,便绝无&ldo;勒骐骥而更驾&rdo;的高昂情绪和雄心壮志。在这首《思美人》中,他要集中反映自己到汉北以后的活动。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屈原从没有停止过战斗,他在这楚之边区进行着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培养人才教育民众的工作。他在山区的&ldo;大薄&rdo;(草木丛生的地方),汉水流域的&ldo;长洲&rdo;,发动教育民众爱国卫国,并培养了一批可&ldo;备以交佩&rdo;(备置它们用来左右佩带)的改革人才。在这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做着变法改革的试验,这便是他能够&ldo;?{?菀杂橛恰保ㄅ腔蚕?忧),静&ldo;观南人之变态&rdo;(观赏南方人的不同生活方式)的原因。在这首《思美人》中,他表达了自己从边区民众对改革的态度中得到的鼓舞和喜悦,这坚定了他&ldo;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rdo;(香花和污秽混杂在一起,芳香总不会被恶臭掩盖)的信念。因为改革的大得民心,所以他坚信,尽管谗人高涨,改革的成效是瑕不掩瑜的。在《思美人》中,他从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入手,讽谏怀王对待变法改革要立场坚定,理直气壮。过去,怀王要屈原变法改革,却又不给他有力的支持,就像要人去摘薜荔,又不给上树的梯子(&ldo;令薜荔以为理兮,惮举趾而缘木&rdo;);要人去采荷花,又不为人备好篙船(&ldo;因芙蓉以为媒兮,惮褰裳而濡足&rdo;)一样。屈原虽然愿意为了国家和人民去变法改革,并宁愿忍受忧闵失意终身(&ldo;宁隐闵而寿考&rdo;)的痛苦,但他不愿意这变法改革失败在没有主见没有立场的怀王身上。在《思美人》中,屈原表明了自己的决心和打算,以坚定怀王变法改革的意志。他希望怀王及早励精图治,也不要管他最终的结局如何。最后诗以&ldo;独茕茕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rdo;(我常常不自觉地一个人默默地向南走啊,这完全是因为思念像彭咸一样神圣伟大的人)点题,照应全篇。
全诗一咏三叹的情思,层层递进的章法,委婉中的讽谏,坚定不移的信念,将一颗赤子之心,一腔爱国之情烘托得如铁在炉,如日之升。
在屈原于神庙中伏案创作《思美人》的过程中,总有一个高大的农民汉子不时地出现在神庙的周围左右,他肩宽腰圆,头戴硕大的竹笠,总是将前檐拉得低低的,遮住自己的面庞,虽二人相距只有咫尺之遥,屈原却难见其真面目。他的来往很准时,极有规律。他的右手总提着一个并不显眼的藤包,包内盛有酒、肉、衣物和刀币。他不打扰屈原的写作,来到庙门前,放下藤包,干咳一两声,转身便走。为了感谢这位雪中送炭的不相识的朋友,屈原经常站在庙门口伫立等候,但是,那位戴竹笠的汉子远地里发现了屈原,放下藤包,转身便走,他料定屈原定然会过来取走藤包,因为里边盛的尽是他的生活必需品。有时屈原也隐身于暗处,待农民汉子来到庙门口,猝不及防地窜将过去,欲一把将他拽住,不料这家伙泥鳅一般地敏捷,竟来了个仙人脱衣,溜掉了,屈原只抓到了他的一件上衣。从此以后,农民汉子百倍提高警惕,弄得屈原无计可施,只好无功受禄,整日闷在葫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