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下旬。
烦躁不安的炎热天气也渐渐退去。
许多不怎么保养的男生皮肤都晒黑了一圈,古岚珠有系统的自行恢复还有李小翁时不时的防晒乳的加持,她几乎是没什么变化。
《别说你懂网文》这本书的署名还是胖少,只是她并没有在网络上公布,毕竟这些会员都是交过钱的,发在网上对他们来说就太不公平了。
不过社团有几人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无事之时也在开始写网文了。
很多编剧系的学生本来就有编剧的底子,网文其实差不多算是一个编剧的分支,只要稍微的提点一下,对于创作这方面很快就能入手。
加入社团其中有一条就说了,如果会员有成绩不错的书,适合改编的,甚至可以有社团的经费进行改编。
而这个学校什么都不多,但是在改编这一块真的是专业的。
从什么摄影摄像一直到演员还有导演这个学校都有现成的。
虽然学校的这个社团的经费不多,但是有的学生能够得到锻炼的机会甚至能免费来打工。
前提是作品必须得出色,不然怎么会有人愿意到头来白忙活一场呢?
渐渐的加入网文创作的编剧学生也越来越多。
他们一个学生,就算自己作品再出色,很多知名的导演娱乐公司都不会看一眼。
而现在有这样的机会,算得上非常的不容易了。
就在这几天东华小说网出现了一大批戏剧学校的小说作品。
他们是奔着改编去的,所以和平常那些装逼打脸的小说有着明显的不同。
大多都是中短篇。
而且还是很现实的题材。
成绩并不是特别好,但还是有人在看。
军训也逐渐进入了尾声。
教官也没有一开始那么严厉,甚至还和他们打成一片。
夜晚天空十分的明亮。
三五个班级围成一圈的才艺节目又开始了。
这大概是每天军训后同学最喜欢的一个环节了。
不仅有表演看,甚至表现得好的也会得到异性的赞赏,甚至还有许多学长学姐也会在不远处欣赏着。
戏剧学院的学生都是有两把刷子的,才艺表演基本上是每个学表演的拿手好戏。
编导院系虽然对艺考时对才艺要求低一点,但多多少少都有点才艺的。
二十多天来,连李小翁都上去唱了一首歌。
只不过这首歌是古岚珠的。
整个班级挨着挨着都上去过了。
只有少数的几人还没去过。
这段时间古岚珠军训的表现也同样得到了教官的认可。
“小妹,你明明唱歌那么好听的,怎么不上去呢?你看隔壁班那个赵蓉每天都要上去,甚至一些同学还发到短视频上,都有十几万的点赞呢。”
“听说有个学长在视频中看上她了,最近还在追求她呢,听说那个学长还挺帅的。”
李小翁向还在给其他同学鼓掌的古岚珠说道。
“有机会我会上去的。”古岚珠随意答复道。
就在这时。
人群中有学长叫喊道:“陈教官来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