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饥民们安静了,刘升才接着道:“没家口的人也会赈济,但必须后赈济,这是我义军的规矩!
另外,都仔细听我讲排队的规矩——十户一组,从城门楼下开始排起。
同一组内,牵头的一户站最前面,其他九户正对着城门依次往后站。
第二组站第一组西边十步外,如第一组,十户人家正对着城墙一次往后站。
如此,其他组都沿着城墙,一组组地往西边排!
一组人都领了粥,便一起去东边,按组重新扎营。
明日放粥也是如此规矩,所以每组的组长需管理好组内各户,不得生乱!
稍后我会派人出城维持秩序,讲解排队领粥的规矩。现在,所有人都退到百步之外!”
这一次,没哪个饥民敢不听话,都乖乖地退到了百步之外。
随即,刘升让30名亲军刀牌手出城,负责维持秩序,讲解排队规则。
10名火枪兵安排在城门楼上,其余20名火枪兵在城墙上向西巡查,需要时开枪震慑插队的,乃至配合刀牌手击毙故意引发混乱之人。
30名刀牌手出城后,城门关闭。
饥民在刀牌手的引导及震慑下,开始按刘升所定规矩排队。
大半个时辰后,第一批十個大锅的小米粥煮好,终于开始放粥。
刘升原本想到南城门外,依法照办。
但见不少饥民从南边赶来东边,又担心同时开两个城门会给义军带来太大守御压力,便改了主意,只在东城门处放粥赈济饥民。
赈济饥民的同时,刘升叫来了王大路,让他领着几个县衙的书办,给饥民登记造册。
为了不耽搁施粥,只登记最简单的信息。
如:户主姓名、年龄,籍贯,家中其他人姓名、年龄。
都是问几句就能记录的信息。
就这样,在义军占领确山县城的当天下午,对城外饥民的赈济便有条不紊地开始了···
太阳下山后。
从城中大户家征购的钱粮也都入了县衙库房。
刘升亲自查看后,便听安骏禀报从四组吏书那里汇总的账目。
“启禀首领,此番共计征得粮食两万八千石,白银六万八千两。
其中城东李功章家出钱粮最多,出粮两千石,白银一万两。
首领请看,这是各家出钱粮的具体账目。”
刘升翻看账目之后,问:“这城东李家是可是县城中最富的?”
负责征粮的吏书也都在旁候着。
刘升询问,安骏一时不知,便看向这群吏书。
李典吏当即过来答道:“回首领,县城内唯周、吴、李、郑四大家有田地万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