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安着的是男子锦袍,故而刘喻以旧时名讳相称呼,未暴露她身份。痴迷对弈的刘家公子,也并非不通人情世故。
二人寻了清静些的位置说话。
刘喻道:“祖父前时赠了我一本新棋谱,要我细细琢磨。怀瑜可有兴趣一观?”
“自然。”瑜安未多思索答应下来,“过些时日我去翰林院中寻刘兄?”
“好。”
二人约定了日子,彼此志趣相投。
……
刘喻为四品礼部侍郎,兼领翰林院侍读学士,故而每月有几日在翰林院供职。
翰林院清贵之地,在朝中地位超俗。
值房内,瑜安同刘喻对坐弈棋。
窗外的梧桐树枝繁叶茂,遮去俗世纷扰。
自升任五品侍读学士,刘喻在翰林院中便有单独的值房。
应他所请,掌事官员拨了最清静的值房与他。树丛掩映,成一方自在之所。
瑜安执了黑子思索,刘喻好棋,无论是家中还是值房,皆备有棋盘。并非冷暖玉棋般贵重之物,但古朴大气,别有一番韵味。
她在京中长日无事,倒是喜欢来翰林院弈棋,同刘喻切磋更有进益。
对方心思纯正,以棋会友,无关利益其他。
“刘大人。”
屋外叩门声响起,暂搅了棋局。
平淮抱剑守在外间,瑜安来往翰林院弈棋之事少有人知晓。
“郡主稍候。”
无人之时,刘喻便用此称呼。
他开了门,屏风后隐去瑜安身影。
前来传话的是翰林院中九品校书:“宫中传了旨意,靖平王巡视驻地一月有余,请刘大人代圣上拟一道宣慰诏书,午后便要。”
刘喻应下此事,草拟诏书乃翰林院本职。
送走校书,刘喻道:“还请郡主稍候。”
瑜安轻颔首。这道诏书无非是情面上的功夫,给外人看的,显示陛下体恤小叔叔辛劳。若有何要紧事,萧询与小叔叔都是直接书信往来。
刘喻铺纸研墨,不过略一思索,一道诏书挥笔而就。
瑜安观之,赞道:“刘兄好文采。”旨意不提,单那书法更是一绝。
刘喻搁下笔,耳后微微发热。
堂堂的状元郎,刘老太傅之孙,自小到大不知被多少人夸耀,早已淡然。
可对上女子灵动的眼眸,刘喻心中难以自抑,升腾起隐秘的欢喜。
他将草拟好的诏书交予副手,棋局继续。
……
翰林院正房内内,萧询翻看着手中文书
掌院学士坐于左首,恭候帝王吩咐。
新科的进士入翰林院供职已逾两月,经手的一应事宜皆记录在案。
从翰林院出身的官员,虽则当下阶品不高,但却有极好的机会成为未来天子近臣,仕途飞黄腾达。
文书当先自然是一甲三人,甫一入翰林,三人便是七品以上官阶。
听帝王问起,高学士字斟句酌回禀了三人近况,称得上公允。只在谈及探花郎崔涣时,稍稍润色了几句。
崔家百年大族,崔涣探花出身,如无意外日后必有一番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