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静静地捧着茶杯听。
原本因宪王妃到来而避去内室的其姝被这番言论吸引,蹑手蹑脚走出来,躲在屏风后面‐‐当然不是偷听,是听得更清楚些。
她挺着大肚子的影子落在地上,很是显眼。
宪王妃背对着这边看不见。
太后却注意到了,轻咳一声警示。
其姝便捧着肚子往里缩了缩。
&ldo;殿下真是没什么不好,就是打小太能干了些,从读书到前程再到婚事,全都自己安排妥当,一点也没让做父母的操心。唉,这知道是咱们当父母的没他能耐,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这个继母故意待薄他。&rdo;宪王妃说着感叹起来,&ldo;好在如今,我终于找到一件事可以帮上他。&rdo;
&ldo;哦?什么事?说来听听。&rdo;太后仿佛很有兴趣似的。
&ldo;当然是他的终身大事。&rdo;宪王妃道。
太后不动声色地瞥了她一眼。
屏风后面的其姝捧着肚子直跳脚,她这个领了金印上了玉牒的正牌太子妃就在这儿呢,裴子昂还有什么终身大事可言,就知道宪王妃不可能安好心!
可惜她再着急也没用,宪王妃又看不见,反而因太后态度暧昧,说得更起劲了。
&ldo;他这不是刚给萱萱寻了一门好婚事吗?我想着投桃报李……&rdo;
太后实在忍不住打断道:&ldo;虽则我老糊涂了,可也记得他娶了妻的,太子妃如今正怀着孩子。&rdo;
宪王妃捂嘴笑:&ldo;母后您太会说笑了,这么大的事我当然不会忘。可他如今是太子了,这治理国事固然是第一要务,生育皇嗣当然也是他的责任。多子多孙多福气,为皇家开枝散叶,一个正妻怎么够呢。太子妃什么都好,就是年纪太小,不大懂事,这怀了孩子更顾不得那许多,我帮衬帮衬也是应该的。&rdo;
说得好像她多懂事似的!
裴子昂是宪王府的人时她又不管他,如今他都过继到皇帝名下,正经该叫她一声婶娘了,偏又跑出来扮慈母。
其姝捏着小拳头就想往外冲,太后朝她打了个眼色,示意她不要出来,自己开口问:&ldo;你这是相中了谁?&rdo;
太后其实就是那么一问,若说有什么目的,不过是让她把话说完了再做反应。
宪王妃却误以为太后被她说动了,十分积极地献宝:&ldo;按规制,太子能有两名侧妃,我帮他相的就是这两个人选。一个是程首辅家的小孙女,一个九门提督的庶女。&rdo;
其姝一听就明白了,宪王妃这是故技重施,表面看着都是极好的人选,其实内里包藏祸心。
程家的煊赫人人皆知,父子两代首辅,辅佐了三代帝王。
尚家虽然是开国功臣之后,但其实已逐渐退出朝廷核心,就是这代出了尚永安这个阁老,他在内阁排行最末,当然比不得炙手可热的首辅。
程家那位小孙女父亲是长子嫡孙,现任首辅是她的亲祖父。
其姝并不是永定侯府长房,爵位与她父亲无关,尚永安又只是叔父,就算她身上有个女伯爷的爵位,可那不过是论功行赏,根本没有实职,在朝廷也没有任何影响力。
正妃的出身被侧妃比下去,侧妃未必服气,正妃又压制不住,一点风吹草动,东宫的后院便不得安宁。
将来裴子昂继位时的皇后之位少不得也要有争端。
表面上帮着找来大助力,其实闹得人家宅不宁,怎么看都不可能是好心。
至于九门提督家,虽不知到底是哪一位庶女,其实也不重要。只看九门提督是做什么的‐‐负责京城内城九座城门内外的守卫与门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