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八大集团?
就是把相同或者相似的企业人为地合并在一起,形成八个企业集团。
分别是机械集团、糖业集团、食品集团、印刷集团、化工集团、建材集团,造船集团、包装集团。
比如,机械集团,就是把机械厂、农机厂、电动工具厂合并在一起,改个名称,叫做机械集团。
理由是组建大型企业,可以提高抗风险能力,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实际上远不是那么一回事,换汤不换药,企业的竞争能力并没有任何提高,相反,集团内部弱势成员的资源和设备被优势企业无偿挑拨征用,死的更快。
真实的结果是一加一小于二,甚至小于一。
用工人的话说,就是一堆垃圾加上另一堆垃圾,依然是一堆垃圾。
甚至更加臭了。
可是没用。工人和普通干部根本没有说话的资格,一切都是工厂头头和上级领导说了算。
这个时候流行抓大放小,各地不顾实际,一窝蜂开展集团化经营,如果不这样搞,就跟不上形势,跟不上政。治。
所以,赵刚之流才搞了个“打造八大集团,缔造航空母舰”的计划。
而工厂的厂长经理们当然不会反对,傻子才反对啊,除非你想下岗!况且合并成集团,他们无形中官升半级,而且在这种所谓的“改革”中正好趁机狠捞一笔。
所以,尽管很多企业的领导,尤其是处于优势地位的企业,虽然明明知这是一个扯蛋的计划,依然不遗余力地推进。
赵刚忙于他的推动他的大集团、大公司战略,没有空理会乡镇企业那些小鱼小虾。
这正中李振华的下怀。
只要赵刚之流不来插手,他就有信心让栖霞的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在短短几年内获得长足发展,将来某一天,全面替代赵刚的所谓“八大集团”!
他很清楚,赵刚越是重视这些国营企业,这些企业死的越快。
别看赵刚动用行政手段又是组建集团,又是让银行贷来大笔款项,搞得轰轰烈烈,可是这一点都改变企业内部人浮于事、吃拿贪要的机制,这种靠外部输血的表面风光,注定不能长久。
说白了,模糊的产权机制,无论你如何“重组”、“改革”,分分合合,其实都是折腾,没有人会把企业真的当成自己的儿子,牺牲企业,谋取私利,不思进取是必然的的。
管理者的责任内心、进取心和私营企业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产生的必然是腐。败层出不穷。
而李振华走的完全是另一条路线,不靠外部输血,而靠企业自身造血。
没有造血能力的企业,绝对不扶持,让其尽快消亡,把市场留给其他更有能力的人和企业。
这一年,李振华除了青山,走遍了全县三十二个乡镇,考察了大部分的乡镇企业。组织当地政府和主要企业家座谈,扶持优势企业,形成地方特色。
在林乐镇,重点扶持了服装和针织企业,形成了带有明显品牌效应的地方特色。
在宝硅镇,针对当地矿产资源丰富的特点,李振华重点帮扶了几家挖矿企业,促使他们合规、合法经营,上规模、上产量,宝硅镇形成矿业为主的经济模式。
在金滩乡,利用河流交通便利的条件,重点发展造船工业,私人造船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两年内就达到了二十余家。和赵刚的把两家国营的造船厂合并成一家形成鲜明对比。
在江头镇,利用当地湖泊水塘众多的条件,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很快,江头镇的草鱼、水鱼等就形成了规模效应,产出的水产品除了供应栖霞市场,还远销中州等周边市场。
由于有青山乡这个成功的样板,各个乡镇的书记和乡长也是铆足了劲,尤其是有李振华这个分管县长的强力推动,各地的乡镇企业发展的很快,不知不觉,经济总量都快追上国营企业了。
……
这一段时间,李振华和赵刚难得的井水不犯河水,各自专心于自己的领域。
到了年中,方若初家里的新屋也建好了。
经过与父母和方文若初商量,李振华和方若初道民政局领了证,并且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虽然说他很有钱,何勇等怂恿李振华大操大办,但是李振华拒绝了。
因为李振华知道,后世政府会严控官员们的红白喜事的规模和标准,虽然说现在没有问题,但是对于立志道仕途上走的更远的李振华来说,还是小心驶得万年船,不要给别人翻旧账的机会更好。
虽然说这种旧账不是大事,不太可能会影响仕途的升迁,但是对声誉的影响还是有的。
要知道,某团体秋后算账是出了名的,今天说不算,不等于明天说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