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向学之心,人皆有之。’
&esp;&esp;张德兴慨然长叹。
&esp;&esp;……
&esp;&esp;渤海王府偏室,高澄将赵彦深招了过来:
&esp;&esp;“科考之后,彦深可随陈司马、杨长史、崔主薄三人批阅试卷。”
&esp;&esp;“仆谢世子信重。”
&esp;&esp;赵彦深感激道。
&esp;&esp;高澄打量着这个自幼家贫的文吏,突然问道:
&esp;&esp;“彦深可知道我为何重视这场科考?”
&esp;&esp;赵彦深沉思一番,答道:
&esp;&esp;“世子是要收揽人才。”
&esp;&esp;“有这方面的考量,但不是最重要的。”
&esp;&esp;高澄却摇头道:
&esp;&esp;“彦深再想想,想一想我为何偏偏要与你说这番话。”
&esp;&esp;赵彦深沉默许久,这才开口:
&esp;&esp;“世子是为了将来大兴文教。”
&esp;&esp;高澄闻言笑道:
&esp;&esp;“不错,这场考试就是要告诉世人,读书并非无用,以此号召更多人向学。”
&esp;&esp;他当然清楚这场仓促举办的考试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无妨,这只是一个信号而已。
&esp;&esp;唱名
&esp;&esp;洛阳,清河王府。
&esp;&esp;“我听说那高子惠在河北做得好大的事,又是分田,又是主持科考。”
&esp;&esp;元亶与堂下众人笑道。
&esp;&esp;元宝炬与高澄素有龃龉,闻言不屑道:
&esp;&esp;“所谓科考,授予的都只是卑官小吏而已,真正紧要职位不还是要等其父与清河王商议。”
&esp;&esp;这话确有几分道理,元亶领尚书省,名义上摄六部,高欢若要任免地方镇守,还需送至洛阳用印。
&esp;&esp;众人深以为然,他们身为宗室近脉,恩宠加身,获爵为王,又怎么看得上那些卑官吏职。
&esp;&esp;元亶认同道:
&esp;&esp;“没错,那高子惠年少轻狂,自以为可以凭此邀买人心,到头来只是白忙活了一场,波及如此之广却能被彻查罢免的下吏,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esp;&esp;浑然忘了其中有厍狄干领三万人驻扎滑台震慑的作用。
&esp;&esp;自从试图重新参与,却被高澄以养病为由相拒,元亶对这个女婿,越发不喜。
&esp;&esp;众人谈笑间,有人突然问道:
&esp;&esp;“这些时日怎么一直不见平阳王?”
&esp;&esp;众人才意识到平阳王元修是有一段时间没有出现在人前。
&esp;&esp;元宝炬当即恼怒地将手中酒杯狠狠砸在长案上。
&esp;&esp;新近由沛郡王改封为广陵王的元欣似乎是知情的:
&esp;&esp;“还不是因那高子惠的缘故!”
&esp;&esp;说罢他看了一眼元宝炬,似乎在迟疑是否该将这件事情宣扬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