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脚抬手,又勉力试了几次,小红和四人终是难以移动贾芸的身躯,两人为难的互视了一眼,小红苦笑道:&ldo;只好去园子门口央些老嬷嬷来帮忙了。&rdo;贾芸此刻正歪坐在青砖地面上,一边重重的喘着粗气,一边乜斜着眼看着枯枝疏影间的那一轮秋月,银盘高挂。清辉四溢,淡淡的铺洒于天地之间,园子里远远近近,皆是悄无声息,一片静谧安详之意,唯独自家院里那一池流水,活活泼泼,潺潺沥沥,令人闻之,心弦不由波动。&ldo;小红,且住了!&rdo;当此情景,贾芸突然兴致勃发,一把拉住小红,笑着说道:&ldo;以天为穹庐,以地为席座,本也是极风雅之事,难得今日地君殷勤,不舍我贾芸,咱们何不干脆席地围坐,秉烛夜谈,以秋月醒酒,用流水伴奏,岂不佳话!&rdo;小红和四儿都并不明白贾芸的话中之意,闻言只愣愣的看着他,贾芸朝两人挥挥手,说道:&ldo;你们进去寻一块被单出来铺在地上,再搬张小几,拿些干果茶水,咱们就着这漫天儿的清风明月水木凝华。一边吃食一边说话,可好?!&rdo;小红和四儿眼睛一亮,忙用力的点点头,转身跑进屋里,不一会,两人抱着东西出来,按着贾芸的吩咐一一摆好,贾芸慢慢的也爬到被单之上,依靠在葡萄藤架边,让小红倒了一杯浓茶,深深的一饮而尽,赞了一声:&ldo;好茶!&rdo;小红忙道:&ldo;这是早先紫鹃姐姐送来的武夷山茶,就最后剩了这么点儿,二爷觉得好,明儿我再去讨要一些来。&rdo;贾芸闻言笑道:&ldo;你跟潇湘馆里莫非也熟悉?&rdo;小红道:&ldo;以前在怡红院的时候就常有往来,我和他们那儿的雪雁倒是极熟的。&rdo;&ldo;雪雁?就是那个跟着林姑娘从苏州上来的小丫头?&rdo;&ldo;正是的!&rdo;小红点了点头,又说道,&ldo;听雪雁说,林姑娘身子虚弱,平素很吃不惯府里的茶叶,唯独这武夷山顶的水仙茶最对她的脾胃,故而经月便要去采买一些来。只是这茶叶运到京城价费颇高,林姑娘的月钱倒是多半折在了其中。&rdo;贾芸闻言。心中不由一动。红楼原书之中多次提及这林黛玉有什么蹊跷的&ldo;不足之症&rdo;,后世也尝以&ldo;病美人&rdo;称之,依着曹雪芹的解释,乃是因为绛珠仙草为报神瑛侍者灌溉之德,修成女体,投胎为人,誓以泪还之的缘故,可是细细思来,却并不甚通,还泪自便还泪,何苦还要饶上一具&ldo;多愁多病的身儿&rdo;。仿佛这尘世中的一遭,只是为了受苦而来,况且既是仙界下凡,又怎的落入了薄命司警幻仙子的册中,种种色色,实在令人费解。故而,贾芸对红楼开头那些神神怪怪的东西并不相信,那只是曹雪芹给红楼披上的一层真假难辨的薄纱,这林黛玉所谓的不足之症,估摸着也不过就是某些比较棘手的慢性病而已,若是调理得当,未必便没有痊愈的把握。只是这林妹妹从小寄居在贾府,用她自己的话说,&ldo;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rdo;,所以饮食起居,一丝儿不敢过度,吃些子燕窝冰糖,也要靠宝钗的资助,加上本来生就七窍心肝,玲珑肺腑,争胜好强的性格,这般日积月累下来,这病又哪里好得了了。而如今从小红的这番话里,便也清楚的显露出了她的窘迫,只是奇怪,她林家公侯传家,清贵之回家更新时间:2010-6-2810:39:19本章字数:2782,二具又是数天光景六贾耐和凤姐的那一出活剧很快在允&rdo;二合下归于平静,平儿在李纨的稻香村只住了一夜,第二天便乖乖的回到了前院,用老太太的话说,男人家拈花惹草,换嘴偷腥的,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尤其是贾府这样的高门大户里,更是稀松平常,况且贾涟又当着贾母的面,给凤姐和平儿两人软软的作了揖赔了礼,凤姐儿和平儿两个也就不为己甚,恢复了当初。唯一令贾芸意外的是,原著中那个自缢而死的炮二媳妇却并没有传出类似的消息,依旧和她那忘八丈夫凑合在一起过活,只是自此再也不能进贾府一步。不过,贾涟毕竟还算有些情意,偷偷的命来旺送了他们一块五十两的银子,半作赔偿半作封口的,把这件事情遮掩了过去。于是,园子里又恢复了往昔的平静和安逸,至少在表面上,一切都光鲜依旧,只是贾芸却一丝儿也不敢放松,他正在艰难的编写着他的新剧本一《曹操与杨修》。这出戏的原型其实并非话剧,而是一出新编的京剧历史剧,也是贾芸前世的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一部三国戏,其中塑造了两个极具特点的人物。一个是志在安定天下,赤壁大败后求贤如渴,又乾纲独断生性多疑的曹承相,一个是才华横溢,年少志大,为报知遇之恩而甘触逆鳞,最终马革裹尸的杨德祖。它不仅颠覆了历史舞台上奸相曹操单一化的形象,也将杨修从无有大建树只有小聪明的形象,转变成心系百姓、身勋大业的悲剧才子。&ldo;二爷,外头通传。老夫太请您今儿有空的话回家里一趟。&rdo;正在苦思构想之际,一个门口的婆子突然进来向贾芸禀报,贾芸这才想起已经有好些天没有去看望自己的娘亲卜氏了,连忙点点头说道:&ldo;就说我知道了,吃过饭后必去。&rdo;婆子答应一声,转头离开,贾芸略整理了一下自己满桌的手稿,又起身用冷水擦了一把脸,小红和四儿早已将厨房里送来的午饭铺设好,三人说说笑笑的用完,贾芸便出门往荣宁街的后街而来。一路之匕,那些同属贾氏的外宗之人看见了贾芸,各个都忙着上来低声下气的打千问安,好些人年纪岁数已是远大于贾芸,可是依旧做出一副谄媚讨好的表情来,让贾芸颇不能习惯和接受。很快小氏的那两间小屋已经在望,一个身材宽实的身影正守候在门口,正是林家选送来的心腹林墩儿,这个大汉因为没有完成使命,便一直寄居在贾家廊上的老宅内,后来贾芸怕自己的母亲孤身受屈,便让林墩儿干脆搬过来陪着自己的母亲一起住。谁知林墩儿本是憨厚朴拙的脾气,从小又失了亲娘,颇有些慕孺之情,对丰氏极为孝顺,深得老太太的欢心,于是两下里竟是认了干亲,和贾芸也成了兄弟。&ldo;二哥,老太太念叨你长远了,可是回来了门&rdo;林墩儿远远的就叫喊开来,&ldo;听说你前几日受了风寒,我就老想着要去看你,可是贾府守门的都是势利眼睛,哪里肯放我进去,今儿见了你,才算放心的。&rdo;贾芸笑着捶了墩儿一拳,两人拨帘进屋,老太太早就一把上来搂住了贾芸,说道:&ldo;芸儿这病儿可算是好了吧?&rdo;&ldo;大好了,母亲放心!&rdo;贾芸连忙回答小氏一边吩咐丫头上茶,一边拉着贾芸上下打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