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当然啦,我哥看人是从来不会看错的,除了闫小蝶。”
宋好奇的追问了一句:“闫小蝶是谁?”
于清波赶紧捂住了嘴,“这事儿你可别问,我都不敢提起的,哥听到是要生气的,你可别在他面前提起这件事。”
于清波送来了白酒,正和宋晴天的心意,几个人把白酒搬下来,堆放东侧三间的门面房中。
一坛白酒o斤,ooo斤就是o多坛子,三间门面房里面有了东西,瞬间看起来有模有样的。
白酒放好,几个人就帮忙开始往车里装泥鳅鱼。
于清波说:“我看着这次的泥鳅特别好,个头均匀,又肥又大的,要是每次都这样,哥就好去酒店里面卖了。”
于清波无意间的一句话点醒了宋晴天。
自己长期收泥鳅,指望三河村的三个村子村民去摸泥鳅,虽然是野生的,营养价值更高,可是在o年代,人们对于野生这个概念还没有太大的心理追求。
物质匮乏的年代中,能吃饱穿暖就是最幸福的事情,吃鱼和肉类都喜欢又肥又大的东西。
赵广宽能利用酵池养出这么好的泥鳅,宋晴天觉得要迅展人工养泥鳅,有时间赶紧把养泥鳅的事情走上日程。
如果在三个村子里面找到合适的人,让他们学着赵广宽的模式养泥鳅,到时候可以定点定时的去收购,这样节省了不少时间,也能给养泥鳅的村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于清波又说:“最近哥除了忙酒厂的事情,还在找厨师研究新的菜谱,他想把三川镇的泥鳅推广到大饭店里面,因为三川镇的泥鳅营养特别好,对于一些体弱的病人和老年人的身体有巨大的益处,如果能推广出去,价格就能提升,就能赚大钱啊。”
虽然信只是推广泥鳅给饭店,能在这个吃饱穿暖的时期,想到推广保健营养的产品,不得不说他这个人太有远见了。
宋晴天也想到在世纪时候,三川镇泥鳅是豫南省一个非常响亮的保健食品的品牌。
既然信有心推广泥鳅,不管是因为想赚钱,还是因为他爷爷和伯伯的这种家庭情愫原因,宋晴天怎么会对这件事无动于衷?
宋晴天心想,如果三川镇的泥鳅推广出去,不仅自己赚到钱,还能带动更多村民致富。
“清波哥,哥研究了什么菜谱?”
于新波说:“我哪能知道,我虽然喜欢吃,可是我不喜欢去捣鼓吃的,还是下次他来了你问他。”
宋晴天说:“清波哥,你这次回去告诉哥,三川镇的泥鳅,按照三村镇特有的做法去做,应该做出来更好吃,我回头找一些会做泥鳅的人,把传统烹调泥鳅的方法整理一份,然后给哥,哥再找厨师改良一下,应该就是非常美味,又有营养的佳肴。”
“这样就更好了,我一定会去告诉哥。”
这时候,秦小飞插了一句话说:“我妈做的泥鳅就特别好吃。”
宋晴天说:“那你得空回家问问,看是怎么做的。”
泥鳅和白酒的事情,顿时都有了新的走向。
于清波就转移了话题,开始聊干脆面。
宋晴天指着刚刚送来的压面条机说:“你看,这是我刚买回来的压面机,以后干脆面的产量会大很多,你这次来,多带一点干脆面拿回去吃。”
于清波疑惑的问:“你为什么老把方便面说是干脆面,我们都叫方便面。”
宋晴天笑着解释说:“你看我这些干脆面没有包装,一点都不方便,如果有了包装,把调料放进包装袋里面,想吃的时候,开水一泡就能吃,那样才叫方便面。我这种零碎的食品都是卖给小孩子,岁到岁的小孩子是最大的消费群体,所以叫干脆面更加的贴切。”
“那你也应该把消费人群做的大一些,你看现在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人可是忙碌起来,有的时候吃饭不方便,如果你把干脆面包成方便面的话这样,人人都能吃,销量不是更大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