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为什么?是因霞姐儿年纪比三皇子大?&rdo;吴若钊微笑摇头:&ldo;不。是因着三皇子用不着安排人去养马。&rdo;恒山伯世子就在兵部,次子在京外做千户,手里实掌着兵权,一时半时的,当真用不着去养马。李氏对究竟哪位皇子能做储君其实不是非常上心,她怕的是立储中间如果有什么麻烦闹起兵变来!不说远在八十多年前那场乱子,两位亲王都被灭门的事,就说当今皇帝吧,如果不是立储把四个兄弟都立死了,怎么能轮得到他上位呢?且,你以为立储只是死皇子?错!皇子死得不少,但死更多的是站错队的大臣。以吴若钊如今的官位,就算没有吴若铮,也免不了有人要逼他站队的,到时候可怎么办?吴若钊看着妻子脸上变色,有几分歉疚:&ldo;不管怎样,如今倒还不至如此凶险,且看圣上的意思。再者皇子们也还小‐‐倒是我不该多说,吓着你了。&rdo;说起来妻子还是有见识的,若是今天这些话跟姨娘们说‐‐比如说孙姨娘‐‐她们怎么听得懂呢?想到孙姨娘,吴若钊又觉有几分头疼。吴知霞报名待选,郑氏颇有些张扬。其实吴若钊也能明白,郑氏的张扬不是张扬给他们夫妻看的,是张扬给颜氏看的‐‐当初她进门的时候,作为庶子媳妇,没少受些磨搓。颜氏也不是怎么打她骂她,但就是没给过她好脸色看,无论她怎么讨好,永远都是冷冷淡淡的。这些吴若钊都知道,就是李氏,当时也受过委屈。所以郑氏现在这样儿,并不是拿来恶心大房,她是来恶心颜氏的。偏偏吴知雯不这么想!吴若钊想起这个女儿,也有点头疼。儿女都是自己的,吴若钊自然是希望他们将来都好。说起来吴知雯这个长女,他也是喜欢的:人生得美,诗书又好,可就是这掐尖要强的心太过了!要强自是好事,可也看在什么地方要强。譬如说这选秀的事,就为了吴知霞能去选秀,她就满心的不痛快,看着郑氏给吴知霞置办这个置办那个,她也非得有一份不可。吴若钊一想到女儿这脾气就头疼:将来若是嫁了人,在婆家也这样抓尖要强,非吃亏不可!&ldo;我看,雯儿这亲事该寻起来了。&rdo;吴若钊不由得叹了口气,&ldo;不求什么高门大户,只要孩子人好、有上进心,公婆慈爱,妯娌姑嫂宽厚,这就是最好的了。&rdo;李氏低了头,半晌说了一句:&ldo;老爷别怪我说,这样的人家,怕是孙氏看不上的。&rdo;这是她十几年来,头一次在丈夫面前明公正道地说孙氏的不是。&ldo;她懂得什么。&rdo;吴若钊不以为然,&ldo;你是当家主母,儿女婚姻,几时轮到一个姨娘说话了。&rdo;李氏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ldo;只要老爷相信我就好。依我的浅见,不妨等到今年秋闱之后。&rdo;吴若钊恍然:&ldo;你是说,在新科举人们中间挑一个?&rdo;&ldo;既能中举人,自必才学是好的,家世也可以打听得来,唯有这人品‐‐若咱们霄儿也能中了,彼此必有来往,这日久才能见人心,只怕比咱们外头打听来的要作得准些。&rdo;吴若钊不由得点了点头:&ldo;果然你是厚道人,这话有理。&rdo;一般人家主母嫁庶女,许多都是寻个差不多的门第直接结了就完,至于是不是外头好看里头糟,谁会多费心呢?似李氏这般的,那果然是极难得的了。李氏笑了一笑:&ldo;总是老爷的儿女。&rdo;这些话放在前些年她是不会说的,也就是近些年,吴若钊与她更亲近了,话也才说得贴心起来。吴若钊心里感叹,只嘴上说不出来。忽听外头碧云脆生生笑道:&ldo;绮姑娘来了?&rdo;李氏忙迎出去,绮年拿着两双鞋进来:&ldo;做了两双鞋,不知合不合脚,所以……&rdo;李氏又惊又喜:&ldo;这是给我和你舅舅做的?&rdo;&ldo;是。&rdo;绮年把鞋放下,&ldo;是照着舅舅舅母的旧鞋做的,舅母穿上试试?若不合脚,我再去做。&rdo;李氏心里暖融融的。吴知雯长到十五岁,总共给她绣过两块帕子,做过一个荷包一个香囊,鞋这样的针线是不做的,因为纳鞋底太伤手。知霏还小,就更不用说了。所以今儿她还是头一次收到晚辈做的鞋呢。旁边碧云见她高兴,也凑着趣儿:&ldo;这迎春花绣得可真是鲜亮。&rdo;绮年笑了笑:&ldo;花朵是乔表妹帮着绣的,不知道舅母喜不喜欢?&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