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李清照评传陈祖美南京出版社 > 第65章(第1页)

第65章(第1页)

或云明诚在其母殡葬后,可回青州与清照一起将其诸多收藏运至金陵。这想法有道理,按说当丈夫的应该这样做,把那么重的担子压到清照一人的2《宋史&iddot;礼志》二八。

1对于同是今天的南京,在有关载籍和清照的笔下,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叫法,一是&ldo;金陵&rdo;,这当是清朋习惯性的以古都之名称之;二是&rdo;江宁&rdo;,这当是在一定阶段的正式称谓;三是&ldo;建康&rdo;,清照此时这么称呼这座古城是很郑重和准确的,因为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三云:三年己酉夏五月八日改江宁府为建康府。

肩上,确实不近情理。但赵明诚却不是那种根本不通情达理的人,尽管在性爱方面他有负于其妻的时候,但更多的是他对妻子才情的爱慕、倚重和在生活中对她无微不至地体贴爱抚,如在他还是学生时,就悄悄节省下自己的零花钱,每半个月在购置文物的同时,总不忘买回一些妻子喜欢吃的零食带回家。在感情的诸多方面,他与清照一直是彼此理解,而他则更多地给其妻以宽厚和温存。清照自称&ldo;余性不耐&rdo;,也就是说她比较急躁和要强,明诚却总是以随和和忍让处之。这一次他也绝不会想不到妻子的辛劳。而是他己不能或不便脱身回青州料理家事。试想,他三月份离淄&ldo;南来&rdo;,殡葬了其母,己当是五、六月的事了。彼时的时局之于宋朝命宫,用现在的话说,可谓危机和机会并存。在这样的时候,深明大义的李清照绝不会以婆婆妈妈的心理来要求自己的丈夫,她会情愿以自己百倍千倍的辛苦支持他为挽救危在旦夕的江山社稷尽一份力量。所以清运和保护文物的重任,一开始就落到了清照的肩上。

(三)

江宁知府赵明诚在父兄被金兵掳掠北去后,继张邦昌退位登极的宋高字,较之徽宗的昏庸奢侈和钦宗的懦弱无能,他被称为&ldo;中兴&rdo;之主不是没有一定道理的。他受命于多事危机之秋,又在酷似&ldo;俎上肉&rdo;的处境下,在位达三十五年之久,没有相应的统治谋略是根本办不到的。首先表现在用入方面,这位二十岁继位的年轻皇帝仿佛有一套驾轻就熟的权术,他对辅臣用用废废,废废用用,除了保住皇位外,又在绍兴三十二年传位于太祖七世孙赵音后,作了整整二十五年大上皇,这与仅作了一年太上皇和作了一年皇帝就当了俘虏,被金人分别诬封为昏德公和重昏侯的乃父乃兄,根本不能同日而语。难以数计的史实无不表明,这是一位很有心计的皇帝。他虽然于建炎元年(1127年)五月,在南京应天府治之正厅即位时,发表了一篇比唱的还好听的&ldo;就职演说&rdo;,说什么&ldo;倡义旅以先诸将,冀清京邑,复两宫&rdo;,甚至&ldo;南向恸器久之&rdo;,但其内心算计的全是如何保其皇位的&ldo;小九九&rdo;。在迁都问题上,有人曾慷慨陈词:近闻迁都之议,臣以为敌可避,都不可迂。汴都天下根本,舍汴都而都金陵,是一举而掷中州之地以资于敌矣。夫以诸葛亮之才而不能轧曹操,李克用之勇而不能抗朱温者,盖曹魏、来梁先定中原,庸蜀、晋阳竭然一方,安足以当其强大!臣谓中原决不可舍,以为兴王之资;汁都决不可迁,以蹈金人之计。1对于这种议论,高宗表面上不加可否,但其内心当倾向于迁往&ldo;外连江、淮,内控湖、海&rdo;的东南要会金陵。因此,关于江宁知府的人选问题,就成了当时的一种颇费斟酌的事情。由于高宗所倚重的左右丞相黄潜善、汪伯彦对主战派李纲很不满,恰恰李纲的弟弟李维娶了原先的江东经制使翁彦国之女为妻,于是翁就成了黄、汪的眼中之刺,必欲除之。凑巧,翁彦国于建炎元年七月去世,故于当月&ldo;仍起复直龙图阁赵明诚知江宁府兼江东经制副使&rdo;

1《续资治通鉴》卷九八。

1。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云明诚于是年八月到任。据《后序》云明诚于建炎&ldo;己酉(1129年)春三月&rdo;罢知建康府,这样,赵明诚任江宁(后改为建康)知府的时间,只有一年半。那么,他为什么这么快就被罢了官呢?下述事件很可能就是笔者所要寻找的答案:御营统制官王亦,将京军驻江宁,谋为变,以夜纵人为信,江东转运副使、直徽酞阁李谟砚知之,驰告,守臣秘阁修撰赵明诚,已被命移湖州,弗听。谟饬兵将,率所部团民兵伏涂巷中,栅其隘。

夜半,天庆观火,诸军噪而出,亦至,不得入,遂斧南门而去。迟明,访明减,则与通判毋丘绛、观察推官汤允恭缒城宵遁矣。2《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所记此事,文字虽有稍异之处,但所言&ldo;时明诚已被命移湖州&rdo;,与上述引文是一样的,均未言明诚被&ldo;罢&rdo;之事,都是说&ldo;被命移湖州&rdo;在前,&ldo;缒城宵遁&rdo;在后。而清照在《后序》中却是这么说的:建炎戊申秋九月,侯起复,知建康府1。己酉春三月罢,具舟上芜湖,入姑孰,将卜居赣水上。夏五月,至池阳,被旨知湖州,过阙上殿,遂驻家池阳,独赴召。

此段文字中,没有提到明诚&ldo;缒城宵遁&rdo;之事,这是不是因为此事有失体面,清照故加隐匿呢?当以不这么看为妥。虽然纸里包不住火,这件事清照不会不知道,但因其所作是书序,对&ldo;缒城宵遁&rdo;之芙的事似不便亦不必要直接完全说破,而采取了类似于春秋的笔法。应该说清照的这种写法比李心传和《续资治通鉴》更有可取之处。因为她一五一十地用事实告诉读者,赵明诚被罢知建康府之后,才有知湖州之&ldo;旨&rdo;。而李心传等不但压根下提其被罢之事,还先力赵明诚打出&ldo;己被命移湖州&rdo;的旗号,既然已奉调,其&ldo;缒城宵遁&rdo;就有情可原了。事实上问题不能这么看,从对同是&ldo;缒城&rdo;者的毋丘绛和汤允恭各降二官以抵罪的处理看,朝廷绝不会认为这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副职和部下都受了这么重的处分,赵明诚被罢官则是理所当然的事。正因为他在一段时间内被罢了官,无事可做,所以才展转于芜湖、姑孰、赣水、池阳,如仍有职事在身,依当时的制度,不会被允许离开任所,为自己安家的私事四处奔彼。退多少步说,即使&ldo;被命移湖州&rdo;的&ldo;被命&rdo;

在前,他也只是接到调令而尚未离职,否则他怎么会与毋丘绛和汤允恭同样&ldo;缒城宵遁&rdo;?显然他们三人仍是同住任所的同僚。李谟首先&ldo;驰告&rdo;的是&ldo;守臣赵明诚&rdo;,他既&ldo;弗听&rdo;,又不转告他人采取应急措施,如果他确实已卸任,那么他会直接同李谟讲明,&ldo;责任心&rdo;如此之强的李谟,无疑会另&ldo;驰告&rdo;其他守臣,连这些起码的事情赵明诚都没有做到,出了乱于他又临阵逃脱,这不是玩忽职守是什么?对这样的&ldo;守臣&rdo;当时都不会轻易放过。

在《续资治通鉴》中随时都可以看到某某守臣因尽职而被提升、某某却因失职而被降或被罢。所以不论从哪方面看,清照所说的明诚被&ldo;罢&rdo;在前,比李心传等所云&ldo;被命移湖州&rdo;在前更确凿、更可信,而上文所分析的则是&ldo;罢&rdo;字之中所包含的&ldo;缒城宵遁&rdo;之义。这虽然不必叫做微言大义,但因涉及到1《续资治通鉴》卷九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