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顺从地把背包从自己肩上卸下来,跟在他边上。
三年前那个拘谨的男孩与眼前白杨似的男生终于重合,厉谦拍了拍他的肩膀,“长高了不少。”
“谦哥,”曲川小声说,“你不生我气啦?”
厉谦这才想起曲川去上高中前还和他闹了别扭。那时候曲川和扶贫队的人已经熟了,熟起来的原因还是因为大家看着他每天上完学还得跑回家做饭,临到了□□点才能吃上饭,大家都穷,他又不好意思老去邻居家蹭饭,有时候晚上干脆再晚些回家就不吃了。陈达平拉他来扶贫队搭伙,张帆嘴更欠,“你到我们这吃饭,除了吃饭还能学习呢,你们初中老师能有我们懂得多吗?再说了,本来我们就是扶贫队,你不正好贫吗。”
男孩憋红了一张脸,但也再没抗拒来队里吃晚饭了。于是队里的人几乎是见证了曲川从小豆芽长成了小白杨。
曲川的中考成绩刚刚够上县重点,除了助学金什么补贴都没有,要是去上二中却能免学费入学还带一大笔奖学金。
队里人都劝他读县重点,男生却铁了心地要去二中,连最能说的张帆都没辙了。厉谦原觉得读书是个人自己的事,不打算掺和来做个说客,但偶然有天去他家,见那张县重点的通知书压在在小孩的枕头下,他还是忍不住开玩笑地劝了两句,“你不要担心钱的事情,我不用你还钱,你给我养老就得了。”
最后他们还是不欢而散。
厉谦隐约知道自己戳到了青春期少年的自尊心,但没等他找到机会解释,曲川就背上书包去了二中。
村里有时候有人到县城去,才能偶尔带两句口信回来,但关于曲川的永远是,“我很好,学校很好,别担心。”
厉谦回过神来,摇摇头笑了起来,“都过一年了。”
这两年他们忙于和各个残存的黑窑洞作斗争,填上了山又开始种树,每人都忙的灰头土脸。用张帆的话说是“彻底融入劳苦大众”,张帆又说,“只有厉谦这家伙看上去还有资本主义的遗留。”
曲川听了这话就去瞧他。在整个扶贫队已经把自己折腾成地地道道农村人的时候,只有张帆和厉谦还能看出来不同。张帆是因为不能放弃他那残存的时尚感,一件衬衫也能穿出花来;厉谦则是靠他天生的好基因,英挺的五官加上从德国血统的外祖母那里继承来的冷白皮,鼻子上还架着一副金丝框眼镜,怎么看都鹤立鸡群。曲川想起学校里女生评出的什么校草之类,他觉得还不及厉谦一半好看。
厉谦没察觉曲川在看他,他还在盘算着要怎么和曲川讲拆迁的事情。
县里通了公路,又看着他们这发展不错,铁路线也规划了起来,其他人都断断续续地谈好了拆迁,实在不愿意拆的也想办法改了线路,只有曲川的房子地理位置太巧,非拆不可。
队里把任务交给张帆,张帆答应倒是痛快,回小组里一想又头疼起来,“这可是他爸妈留的唯一的东西,小孩能答应么?”
张帆又去找厉谦,两人琢磨半晌也没想出个妥帖的说法,只能走着看了。
乡亲们把人送到家门口就散了,曲川望着那两个没打算离开的人总算察觉到点什么,“谦哥帆哥,你俩有事和我说啊?”
张帆打了个哈哈,眼神飘向厉谦。
厉谦无奈,“走吧,进屋说。”
他俩都没想到曲川答应地这么痛快,犹豫了一会就答应了,为了尽快开始修铁路当下就跟着他们回队里签合同,走在路上曲川突然问,“要是这星期就拆了,我是不是现在就得买票回学校了?”
两人一懵,暗骂自己居然都没想到这一茬。别家拆迁都是先建好新房再拆,曲川这里情况特殊,队里一合计想着与其给他补套房不如给他折合成拆迁款,也方便他以后读书工作。谁都没想到眼下这种局面。
“你要不嫌弃的话跟我住得了,”厉谦想出来个解决方法,“我那屋床一直空着放东西用,我们到时清理一下你就住进来,反正队里人你都熟,和我们住一起也方便。”
“行,”曲川同意了,“那我给你交房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