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喝足了,女人们留下给打扫收拾,张家老爷子和老太太要赶着回去,于良吉就没多留他们,但是特意在送来的绸缎里头,挑了一匹褐色的绸子,给他们二老带回去:&ldo;绸子轻便,还透气,这个给二老做一身夏装足够了。&rdo;
&ldo;这……?&rdo;绸子很贵,摸着轻薄透气,比细棉布强多了,但是张老太太不知道该不该接。
&ldo;拿着吧,孩子孝敬的。&rdo;张老爷子乐呵呵的点头,张老太太才收下这匹绸子。
又给老爷子包了一点茶叶,如今茶叶贵着呢,给这些已经是很重的礼物了。
&ldo;你这孩子就是客气!&rdo;张老爷子不太高兴,这是啥意思?他们不是上门打秋风的穷亲戚。
&ldo;这单茶叶可是给您老的,你要是不要,以后可没得喝喽!&rdo;于良吉一边说,一边塞进了车上的褡裢里:&ldo;这也是谢您老不辞辛苦过来给小子撑场面。&rdo;
张老爷子跟张老太太都六七十岁的人了,尽管有水泥道通着各个村镇,但是毕竟是交通不便的古代,坐车颠颠的来了,为了回去还要吃完饭就走,一点歇息的时间都没有了。
&ldo;你呀,你呀!&rdo;张老爷子也不能说别的了,只好收下茶叶包,心里打定主意,回去就留着,没贵客绝对不给人泡。
又拿了三匹粗布给张家三兄弟,他们不太会说话,但是看爹妈都收了,就跟着收下了,还拍着胸膛说:&ldo;有啥活忙不过来的,叫人通知我们一声,我们过来给你搭把手。&rdo;
他们别的活不会,伺候庄稼有一手。
&ldo;行,到时候一定不客气!&rdo;于良吉笑容满满的点头。
实际上,他肯定不会找他们来,农忙的时候,人家也忙着呢,没道理为了你耽误自家的田地。
送走了张家的人,厨房那里也收拾好了,石宏大带着乔小五和张艳辉等几个壮小伙子,挨家挨户的送还桌椅板凳。
毕竟来的人多,他们家也才三张桌子,一张大的八仙桌,一张小的八仙桌,还有就是平时吃饭用的小炕桌,饭碗就那么几个,肯定不够用,都是出去借的邻居们的。
&ldo;都收拾好了,你们也赶紧歇歇吧,这闹吵了一上午,下午有空了再慢慢地拾掇。&rdo;乔大娘抱着一摞盘子,出了厨房,这摞盘子是他们家的,这就自己带回去了。
省得麻烦人还跑一趟腿。
&ldo;哎,今天辛苦大娘了!&rdo;于良吉乐呵呵的拱手。
别看今天厨房里头是张老太太主事,乔大娘才是主抓实际的那个,张老太太毕竟岁数大了,有些力不从心,她最多是个象征,这是主家的亲戚,就这么个关系,实际上乔大娘让人烧水,焯干菜,张家二婶子亲自掌厨,大锅烧着,油倒着,菜炖着。
&ldo;不辛苦,这辈子你们可能就搬这一次家了,热闹点好!&rdo;乔大娘摆了摆手:&ldo;我先回去了。&rdo;
&ldo;哎,您慢走!&rdo;于良吉送走了乔大娘,回头到厨房里一看,里头收拾的干干净净,要不是还有点油烟味儿,都跟没用过似的。
还有四个大盆,里头是没吃完的菜,半盆油炸花生米,拌的细盐粒子;剩了个盆子底的炒三丝;还有小半盆的油炸素丸子;小半盆的大葱鸡蛋炒木耳。
剩下的都吃完了,连米饭都没剩下,可见张家二婶子做饭还是很有准头的,只不过石宏大事先打过招呼了,油头大的东西肯定大家都爱吃,于是素丸子就多炸了些,花生米也多了些,至于大葱鸡蛋炒木耳和炒三丝,都是剩了够他们三口人吃一两顿的量。
油炸的食物不易坏,放着吃个天都可以。
因为孩子将来肯定要自己住,于良吉就将正屋分开,东边他跟石宏大住,西边的卧房,改了一下,里头的卧房是一片大炕,然后家具都是小桌子小板凳,小衣柜等等,一切比照大人的小了些,但是很齐全。
于良吉没想着马上就跟孩子分开住,只是让他先熟悉熟悉新家,在外间还给他起了个小书房。
跟他的内书房布局差不多,同样有着小书柜和书桌书椅,笔墨纸砚现在用的是原来在老房子那里的旧物。
这个倒是不着急用新的了。
&ldo;宝宝今天累不累?&rdo;于良吉进来正好看到他擦完自己的小桌子。
今天来人都是大人,没有小孩子,毕竟这种场合带孩子不合适,所以这一天,于宝宝都跟在他小叔叔身后当小尾巴,或者是被小叔叔放在身边坐着,听大人们谈话。
他小小的有些话听不懂,但是很乖,坐得住。
&ldo;不累,小叔,以后这里就是咱们的家了吗?&rdo;于宝宝瞪大眼睛,看着窗明几净的新房间。
这里的一切都跟自己一样大小,看着好像整个世界都不一样了。
好像他也长大了一般。
&ldo;是啊,以后这里就是宝宝的房间了,所有的东西都是按照宝宝的尺寸做的哦!&rdo;于良吉哄他,顺手打开一个小衣柜的大门,里头是几个小包袱,都是于宝宝的衣服:&ldo;喜欢吗?&rdo;
&ldo;喜欢!&rdo;于宝宝回答的很大声,笑眯了眼睛。
石宏大已经将东西都还给了邻居,顺便道了谢,回来之后,就看到这一大一小正手牵着手,在院子里溜达。
&ldo;回来啦!&rdo;于良吉跟石宏大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