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逸群和大丽不信“邪”,去城里给孩子买了三身衣裳,一套大红的预备生的时候穿,两套和尚服预备着月子里穿。
至于什么小被子,小毯子的,一样预备下了,戒子是扯了五米的红布自己裁的。
明明是阳历三、四月份的预产期,年前就把东西该预备的全预备齐了。
现在的朱家,屋里柜里摆着半柜的东西,屋外外屋地养着过冬的小鸡。
热热闹闹万事俱备就等着朱家的大太子出世——
嗯,村里人瞧他们这个模样,已经默认他们去城里照b超照出来是个小子了,戏称这孩子为朱家大太子。
临到了过年,村里又零星响起了鞭炮声,朱逸群低头瞧着自己微颤的手,继续铲雪。
院子里的雪要铲干净,房檐子下滴水形成的厚冰也要清理干净,免得大丽出来进去的摔了。
“进屋吃饭了。”大丽月份大了,状态反而好了,也不忌口了,饭量也上来了,出来进去干活也有劲了。
朱逸群把铁锹放在屋檐下进屋吃饭,今天是腊月二十三,大丽蒸了些黄米饭,上面放了些红枣,黄米饭粘乎乎的,里面拌了糖。
“今个儿你要沾灶王爷的嘴?”朱逸群调笑着,他盖房子的时候就没留灶王爷的位置,他也不信那些东西。
“好不好吃?”
“挺好吃的。”
“好吃就行,管那些干嘛。”大丽笑嘻嘻地说道,“那边还剩下不少枣呢,山楂也有,前个儿你说外面卖的糖葫芦不赶你做的好吃,今个儿你敢不敢做?”
“那有啥不敢做的啊。”在做吃的这方面,朱逸群还没憷过谁。
吃完了饭,朱逸群先把大方盘子拿了出来,清洗干净,晾干。
又把家里的水果找了出来,除了枣和山楂之外,还把预备过年吃的苹果拿出来了两个。
“知道我为啥不让你买外面的糖葫芦吃吗?蘸糖葫芦第一条儿就是果子上不能有水,为了省事儿,他们干脆不洗。”
朱逸群拿出盆来把所有水果仔细洗了一遍,拿干净的毛巾擦干,又用刀子把山楂的果核给挖了出来,苹果切成块,又把这些水果五个一串用竹签子串好,扎到临时用细苞米秸扎成的糖葫芦捆上(本来应该是稻草,但是家里没有),放在一旁晾着。
过了一会儿检查这些水果表面水份都干了,他这才熬糖。
糖葫芦的糖介于拨丝和糖色之间,比拨丝火侯老一些,比糖色轻一些,也就是所谓琉璃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