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句话的时间,大家已经来到了栖凤台的楼墙之上。
这宫墙之处连着一处石拱桥,诸女站在上面,正好能看到并排而来的俊才青年。
当下,诸女将几个好位置让给四位公主,其余的接一阵疯抢,吵吵闹闹了好一会儿,只见一面貌娇憨的女子道:“快看,他们过来了。”
这出声的是郗菡,大家顺着她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不远处的宫门应声而开,一群少年从逆着光从走出。
栖凤台这里的宫道并不宽敞,刚好够两人并排而行。
他们额带高冠,腰缠玉带,身穿各色的曲裾广袖,一个个走起路来飘飘若仙,似乘风而来,远远瞧着便俊逸不凡。
在大晋,只要通过了垓下学宫的考核,能进去这栖凤台,便已经给家族争光。
至于今日的魁首,不过是锦上添花,少年们虽然有一争之心,但也没有失去的紧迫感,因而两两走在一起,还有说有笑。
不过,当前面过去的人忽然停下话语,虚咳一声之后,其余的人忽然像是明白过来什么一般,抬头向着廊桥上一看,果然一眼就望到了无数彩衣倩影,影影绰绰的随风而动,令人不由心魂一动。
年少怀情,正是最容易悸动的时候。他们感受着不远处传来的炙热目光,呼吸不由局促起来,竟然比之前面对考试的时候还紧张,一个个如临大敌一般,连忙抬头挺胸,摆正出玉树临风的姿态。
站在桥上人里面有公主,她们身份尊贵,少年们并不敢随意抬起头来往上看,而桥上的人因为有仆女持扇相遮,便十分大胆的往下看。
“呀,那个美男是谁?”郗菡张着天真的大眼,指着下方的少年问道。
公季闵道:“我知道,那是黎清远,是黎后的堂侄。”
“你是如何知道的呀?”
见大家以打的眼神望过来,公季闵脸色一红,道:“他和我阿兄公元皓是好朋友,时常到我家来玩,我偶尔会撞见他。”
郗菡虽然没有亲眼见过这些人,但因为其父在垓下学宫任学官,因而对那些士子的信息更为了解,所以公季闵一说出名字,她便对号将更详尽的信息说了出来。
“他就是那个写出《九辞》的黎清远呀,我听阿父说,他和公元皓以及崔将军的儿子崔俊远,被人称为郗哲之后,年轻一辈的大俊才。”
听郗菡提到自己的兄长,公季闵脸上浮现与有荣焉的骄傲之色,然后便炫耀一般指着黎清远旁边的人说道:“快看,那就是我阿兄,他虽然生得不如黎清远那般貌美,但自有一股男儿气概。”
妣凰娥一听,当下好奇道:“等我看看,他们在哪儿?”
“八姐,左边那个就是。”妣水玥忙道。
这廊道本就那么一点,到了眼前,众少年已经故意拖慢的步调,但还是有走完的时刻,因而妣凰娥低头去寻找,人已经消失了。
大家都看到了,却只有她没看到,妣凰娥面露不悦,妣云罗忽然轻笑一声道:“八妹不必着急,好的东西往往要最后才会出现,就如同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一样……诺,你看后面那个不是也很俊俏么?”
“那个?”妣凰娥急切地望过去。
“和我穿同色衣服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