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彭道:&ldo;我岑彭不是贪图富贵之人,做事只求问心无愧。想我官微职卑,乃一小小县长,蒙宛城众将不弃,推我为主将,我能不图报吗?刘縯,废话少说,你攻我守,咱们共同演一出大戏如何?&rdo;
刘縯不再多说,下令攻城。宛城坚固,守军拼命,急切难下,一连攻了三天,宛城依然牢牢掌握在岑彭的手中。
刘縯无奈,苦无破城良策,下令停止攻击。
可对于汉兵来说,宛城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守,可做为根据地。攻,可北击洛阳,西攻长安,东征青、徐、南瞰川、滇。
汉军一连几天歇兵休整,除了救治伤员别无他事。
这日晚上,刘秀、刘稷、刘嘉三人相约来见刘縯。刘縯的中军帐外朱祐守立,朱祐身为将军,却甘愿做刘縯护卫。见三人前来,乃通禀后放行。刘縯笑道:&ldo;朱祐,此乃亲兄弟,以后不要通报。朱祐答道:&ldo;知道了。&rdo;
刘縯让三人坐定,问道:&ldo;有事?&rdo;这四人从小一起长大,亲情甚厚,说话也很随便、自然。刘秀道:&ldo;大哥,这几天你没看出什么苗头吗?&rdo;刘縯道:&ldo;什么苗头?&rdo;刘秀道:&ldo;我总觉得不太正常,王匡、王凤、朱鲔、陈牧、成丹、张卬、廖湛常常私下聚在王匡帐中,而王常、马武、李通都没参加。今天下午连刘玄都去了,不知在捣鼓什么。&rdo;刘縯道:&ldo;他们原来都出自绿林,相互来往多一点也没什么不正常啊,就像我们之间不也常来往吗?&rdo;刘嘉道:&ldo;好像怕人看见似的,张卬见我还躲躲闪闪的,我只好装着没看见。&rdo;刘稷道:&ldo;提起张卬我心里气就不打一处来,还有朱鲔、王凤也不是什么好东西!&rdo;刘縯道:&ldo;刘稷,这是什么话,大家在一起谋大事,当求同存异,不利于团结的话以后不要说了。对于他们的动向,看来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可他们又在干什么呢?&rdo;刘秀道:&ldo;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我想来想去也想不透,不是又要夺兵权吧!&rdo;刘縯道:&ldo;以前兵少,他们夺兵权,可现在兵力已有十多万。兵过十万,不是谁想带就能带的,他们当中任何一个人都统率不了。&rdo;刘秀道:&ldo;恐怕他们没有自知之明吧!&rdo;刘縯道:&ldo;不管怎么说,我还是那句话,要以团结为重,以大局为重,以后小不然的事,我们还是要谦让,不能太计较。&rdo;
这几个人本不是阴谋家,对个中的弯弯绕绕知之甚少,不可能洞察其中缘由。刘縯是个军事家,而不是政治家,刘稷、刘嘉更不是政治家。刘秀虽然具备优秀政治家的潜质,可阅历太浅,也不足以洞察。
此时王匡的大帐中灯火通明,帐外戒备森严,经过几天的紧张协商,形成了一个最终方案:拥刘玄称帝。几个人极度兴奋,脸色涨的通红,王匡一脸严肃,对刘玄道:&ldo;圣公,你可先回去了,今日所议之事定当严守秘密,不得有丝毫泄露,听见了没有。&rdo;刘玄唯唯诺诺,出帐而去。王凤道:&ldo;这下好了,大权实际掌握在我们手中。&rdo;陈牧道:&ldo;以我们所议受封名册,实际上是夺了刘縯的兵权,由谁来出任军中主帅呢?&rdo;张卬道:&ldo;要不就由王匡大哥为主帅。&rdo;王匡道:&ldo;说句难听话,要论带兵,我等兄弟不及刘縯。这件事等立了刘玄以后才能再说。立帝是头等大事,如果办不好,其他一切都别说!&rdo;朱鲔道:&ldo;大哥别担心,我们所议之事,刘縯定然不防,明天就给他来个突然袭击,不怕他不就范!&rdo;王匡道:&ldo;好!就是明天!&rdo;
刘玄回到自己的帐中,兴奋的睡意全无。王匡、陈牧这些人,不知哪根神经出了毛病,要立我为帝。我何德何能,真是做三辈子梦也想不到。刘縯怎么办?刘縯定会不依。看王匡胸有成竹的样子,唉,不管怎么说,由他们双方去斗,闹成了我就是渔翁得利。人心思汉,人心思刘,弄了半天,人心思的是我啊。复兴汉室登大宝之人就是我刘玄刘圣公啊。没想到,真的没想到,看来今夜做梦也会笑。
第十五回第三节
二月初一上午,王匡等见刘縯今天仍没有升帐的意思,迫不及待地来到中军帐外,朱祐令亲兵通禀后,刘縯请大家入得帐内。朱祐立于刘縯右后侧,刘縯问道:&ldo;众将军有事?&rdo;王匡道:&ldo;有事和主帅商量,请升帐。&rdo;刘縯想到:来了,来的好快啊。不是找我前来商量什么事,而是催我升帐议事,看来他们是已经商量好什么了。不管怎么说,还是请大家前来,共同议事,传令升帐。刘縯昨日一宿未睡,苦思冥想,根本就没往好处想,头都想大了。一,要夺兵权。这点实有可能的,汉军兵权他们早已垂涎三尺,觊觎有日,不可不防。以后军队还会壮大,会有数十万、上百万,一旦被他们夺得了兵权,宏图大业就会毁在这些人手上。二,要再论分兵。绿林众将的分兵思想,是在弱小时怕被敌人消灭,而现在军队已经强大,再搞分裂,不得人心,他们必不会为之。与其分兵而变弱,还不如夺兵权来的实惠。三,放弃攻打宛城。宛城虽然坚固难攻,可决不能放弃。如绕过宛城而北上,将来可能会腹背受敌,是万万不可的。放弃宛城而南下,就会离新朝的心脏长安越来越远,是逃避,而不是执行推翻王莽的大计,也是不得人心的,不会得到广大战将的支持。刘縯见王常、马武、李通三将没跟着一起来,想起文叔之言,王匡在帐中私下开会,并未让此三人参加,看来已对这三人产生芥蒂,而足见其讨论研究的内容十分秘密和重要,是什么内容呢?想到此,见众将陆续到齐就坐。开口说道:&ldo;众位将军,我们经历了两次生死大战,杀甄阜,败严尤,消灭了王莽的二十万大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已经动摇了新朝政权的基石,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地反莽义军的士气,也使得我们汉军的力量空前的壮大起来,我们已经拥有了十四万大军,我们的将校英勇善战,我们的士兵肯于用命,我们已经有足够的力量打更大的战役,我们已经看到了曙光,更加相信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现在我们已将宛城团团围住,紧张地攻打了三天三夜,可一时难以攻克。我想下一步我们是不是可以网开一面,撤回北城之兵,加紧东、西、南三面的攻城,将岑彭赶出宛城。如果各位将军还有什么高见,过一会儿,可以提出来。大军已经休整数日,趁着休整这几天我已根据各部所报,理出一份立功名册,一会儿作为一个专项议题,请众将共同研究后再定。今天这个大会,是应王匡、陈牧等将军要求召开的,所以召集大家前来。&rdo;说到这里,停顿一下,环视众将。众将们纷纷交头接耳,看到刘縯表情严肃,语气发生了变化,觉得有些异常,一时也搞不清是怎么回事。刘縯看着王匡,接着说:&ldo;王匡将军,你有什么议案请讲。&rdo;王匡站起来,看了看大家,说:&ldo;各位将军,我们已经拥有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可以和王莽的力量抗衡,说明我们已经站稳了脚跟。现在全国纷乱,各地反莽力量各自为战,应该有个统一的归属,我们即为汉军,当勇担责任,应率先立汉裔,复汉室,以令天下!&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