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虎和董小娜也忙了起来。
王玉虎结婚的日子定在十一月二十一号,农历是十月初四,再有个十来天就到了。
他们把王运钢原来住的那间屋子简单装修了一下,买了一套新家具,当做王玉虎的婚房。
按照王玉虎的想法,要等小区里的房子交了,再定结婚的日子。
董小娜说:“万一明年交不了呢?现在的房地产一点准都没有,咱家里有地方住,你们就先把婚结了,免得时间长了再有啥变化。”
王孟虎也说:“你嫂子说的对,先把婚结了,我们也就放心了。”
于是,在上个月换贴的时候,两家人就商量着把结婚的日子定了下来。
因为父母都不在了,结婚的事就全靠王孟虎和董小娜两口子张罗。
日子定下来的第二天,董小娜就托人买来了两百斤棉絮。男方八铺八盖,女方八铺八盖,光被褥就要做一大堆。
做被褥也要选个好日子,找上几个关系不错的妇女过来帮忙。
其实,现在不像以前,买来各种布料,全部要自己做。
现在都是在床品店做好的罩子,直接把棉絮套进去,象征性的缝上几针,就算是做好了。
也会在被子的角落里塞一些大枣、花生,寓意早生贵子。
干这活少不了明亮娘,她早早就来了,带着老花镜,一针一线都缝的特别仔细。
董小娜买来了瓜子糖,一帮老娘们说说笑笑的,边吃边干。
临走的时候,每个人口袋里还要塞上几颗糖,然后再抓一大把瓜子放进去,有啥讲究说不清楚,家家都是如此。
王孟虎挨门挨户的去通知村里的乡亲们,让他们提前安排好时间,到日子了早点过去。
其实,到临近结婚的时候,还要再去通知一遍。提前通知还有另外一个用意,就是如果有其他家要定结婚的日子时,会错开这一天,尽量不赶到一起。
村子小了就这样,如果两家结婚的赶到一起,就会乱成一锅粥。
日子刚定下来,林枫就帮忙把车给找好了,虽然也能找婚庆公司给订车,但是要花不少钱。
林枫知道孟虎家的情况,能省一点就省一点。他从成都出来后,又去了西安,在西安办完事后,就急匆匆的赶了回来。
这段时间,王秀英和林国华也时不时的到王孟虎家转一圈,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王运河从装修房子开始,几乎是每天都要过去看看,生怕王孟虎和董小娜有啥地方没安排好。
他还特意嘱咐王立虎说:
“装修的钱我来出,别收孟虎他们两口子的。”
王立虎说:“花不了多少钱,总共下来也就几千块钱,你就别管了。”
王运河说:“你叔走的早,俩孩子都不容易,咱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村里的乡亲也都一样,只要是能帮上忙的,都慌赶着往前跑。
张成山早早就把锅头上要用的东西拉了个单子,让王孟虎早点准备。这样,就不用到跟前了抓瞎,多花冤枉钱。
王浩提前几天就把烟酒送了过来,都是按进货的价格,光这一项就省了不少钱。
就连王德厚也时不时的过来看看,他看到婚房里的装修后,不停的夸赞着王孟虎两口子。
直到架在房顶上的大喇叭响了起来,董小娜的心还没放下来,总感觉还有啥地方没准备好,却又想不到还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