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保险理赔,但同样的书已无法再取得,据说那对夫妻已无心再重新开店了。
出外旅行或出差时,我很喜欢到各地的旧书店逛逛。尤其书店又跟自己做的书有所关联,所以我总觉得十分懊恼与遗憾。
火灾是哪一年发生的吗?
这个嘛,那本书出版约一年后……嗯,被你这么一问,我倒想起来应该跟那通奇怪电话打来的时候前后相差不远,至于谁先谁后,我现在就想不起来了。
10
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杂贺小姐,只有互寄贺年片,不过她也不太会另外添上几笔,而是寄来印刷好的明信片通知她在制药公司上班了、结婚了等消息。因为感觉上她已经走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我也就没有特别想跟她接触了。
倒是有一次,她突然寄来一张明信片。
那是出书之后,大概经过六年了吧?
信的内容很简单。
我记得是她说有事到k市去、今年的百日红也是开得十分灿烂等等平淡的内容。
是的,那张明信片应该没有收在那个纸箱里才对。你想看的话,下次我再带来。不过内容真的就只是那样子而已。
诗?
啊,你是说遗留在案发现场的那首诗吗?
她在书中并没有刊载诗的内容,但她好像知道内容写了什么。在说好不对外透露的条件下,她让我看了诗的内容。
果然你也知道吗?
当时的报纸只提到诗中有西方名字,结果至今仍不知道其意义,也搞不清楚是否真为凶手所写的。
很奇怪的一首诗。不知道是诗还是信?
警方似乎彻底调查过是否引用自何处,结果断定是写信的人的创作。那个名字是否有意义?还是谁的昵称?警方也详细问过事件关系人,但始终找不到那个名字的线索,那不是常见的名字。
根据字面的意义,可以判读出:写信的人原本就知道名为尤金尼亚的那一家人,他是来复仇的,可是好像一直都无法找出凶手和被害人一家的接点。
笔迹或许是故意还是因为某种理由,显得很笨拙,让人很难判断出性别和年龄。
由于那封信是压在桌上的花瓶下,只能说是故意要让别人看见的吧。
我和杂贺小姐一边看着信的内容、一边讨论过究竟那是一封什么样的信。是谁为了什么目的而写的呢?
你怎么认为?杂贺小姐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