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晏(公元281年~公元311年),字平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十三子,晋惠帝司马衷、晋怀帝司马炽的异母兄弟,晋愍帝司马邺的父亲。母为李夫人,西晋宗室重臣。
太康十年(公元289年),受封吴王。历任射声校尉、后军将军。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因同母兄淮南王司马允讨伐赵王司马伦被杀事件牵连,贬为宾徒县王。后改封代王,不久复封吴王,升任上军大将军、侍中。
永嘉年间(公元307年~公元312年),担任大将军、太尉,后因视力不佳、风疾等病无法上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汉赵军队攻入洛阳,司马晏与众多宗室一同遇害,年仅三十一岁。其子司马邺即位后,追谥敬王(一作孝王),追赠太保。
人物生平
封为吴王
太康十年(公元289年)十一月,司马晏受封爵位为吴王1
,以丹阳、吴兴和吴三郡作为食邑。后历任射声校尉、后军将军。2
讨伐赵王
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司马晏与同母兄淮南忠壮王司马允共同攻打掌权的赵王司马伦。同年八月,司马允失败遇害后,司马伦派人逮捕司马晏交付廷尉处置,想趁机杀死他。侍中傅祗在朝廷上严正地为司马晏争辩,群臣同时劝谏,司马伦便贬司马晏为宾徒县王。3
后来封为代王。4
恢复爵位
永宁元年(公元301年)六月,司马伦被杀后,司马晏的兄长晋惠帝司马衷下诏,恢复司马晏原来的吴王爵位5
,并任命他为上军大将军、开府,加任侍中。6
同年七月十一日,晋惠帝封司马晏的儿子司马国为汉王。7
长沙王司马乂与成都王司马颖相互攻打时,司马乂以司马晏担任前锋都督,多次交战。
永兴元年(公元304年)七月初四日,司马晏与司徒王戎、东海王司马越、高密王司马简、右仆射荀藩等拥奉晋惠帝北伐成都王司马颖。9
无才愚钝
永嘉年间(公元307年―公元312年),司马晏担任太尉、太将军。司马晏为人恭谨朴实,才能不及一般人,在晋武帝司马炎诸子中最为愚钝。年少时因受风疾,视力不正,后来加重,不能朝见。10
遇害身亡
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六月,汉赵将领刘曜攻入洛阳(今河南洛阳),晋怀帝司马炽在逃往长安的途中被俘,司马晏与众多宗室、大臣一同遇害11
,时年三十一岁。司马晏的儿子晋愍帝司马邺即位后,给父亲司马晏上谥号为敬王,追赠为太保。
人物成就
司马允遇害后,司马晏继承并重新集结司马允集团的势力,整合吴地士人,为后来东晋王朝借助司马允、司马晏兄弟的经营偏安江左打下了基础。
历史评价
房玄龄等《晋书》:“为人恭愿,才不及中人,于武帝诸子中最劣。又少有风疾,视瞻不端,后转增剧,不堪朝觐。”
晋愍帝司马邺(公元300年~公元318年2月7日12
),一作司马业,字彦旗,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西晋末代皇帝。武帝司马炎之孙,吴敬王司马晏之子,1
怀帝司马炽之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