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幺蛾子局外人
事实证明,陈一鸣对进度的预估还是太过乐观。
设备的安装调试只用了一天,把进度提了一下,然而试拍的时候不断出现新问题,预留的2天时间完全不够用。
一减一加,最后还是用足了五天时间,才完成实拍前的全部准备。
首当其冲的就是吊威亚,因为是连贯的长镜头,威压也就必须从头吊到尾。
路平架好了钢索实地一试,才发现距离过长,加上移动路径受限,拍起来束手束脚,完全达不到拍摄方案的运镜要求。
桑老爷子就提出,干脆在土丘的外侧开道铺轨,上摄影车。
问题是这里已经是山地深处,距离天马山西北方向的施工便道也非常远,开一条路过来完全不现实。
最后还是参与修筑炮阵地的路平想了个办法,在土丘的东侧开一条路,连接炮车进场的野战公路,这样只需要爬一个100多米高的缓坡,修一段不到1公里长的便道。
与此同时,摄影车也得改装,消防车太宽太重,大炮筒子进了矮树林根本施展不开。
几经试验,选了一辆7座面包车,拆除车体外壳,加装摄影云台,勉强满足了拍摄需要。
折腾到第三天,摄影车终于到位,结果一开机又出幺蛾子。
车辆启动的轰鸣声,在炮击间歇异常明显,完全遮掩不住。
为了体现喧嚣与潜行的极致对比,这一段传令二人组是完全没有对话的,后期音效还要进一步放大两人爬行时的细微声音。
现在汽车发动机的背景音混入其中,静谧的氛围全砸了。
本以为可以省掉铺轨的麻烦事,结果兜来转去,终究还是省不掉。
又花了一天时间铺轨道,把面包车大卸八块去掉轮胎只留下底盘,直接架到轨道上用人来推。
陈一鸣索性也不再图省事,铺完轨道又把绿植移了回来,彻底消除穿帮的风险,让摄影机可以有三百六十度的全向视角。
中间还有刮风落雨不符合施工要求的时间,这场戏的第一次实拍就这样一拖再拖,一直拖进了4月。
陈一鸣内心也有些着急了,整个3月份才拍了两场戏,照这个速度,难道真要拍上大半年吗?
炮营野外驻训已经超过10天,这场戏实在不能再拖了。
可惜,老天爷不省事,剧组再急也没用。
4月头上又是连续两天的雨水天气,火炮炮位全成了大泥塘。
杨中校直言,如果雨势持续,他不得不把火炮拉回驻地。
毕竟是外贸的有主货,这么撂放在野外会出大问题。
火炮真要是动起来,拉去拉回,转场复位,又是两天时间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