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制内阁。
这是一个重磅炸弹。
与改制内阁相比,刚才李东阳说的那些问题,似乎已经算不上什么了。
至于国库空虚,外敌环伺,这固然是一个王朝所要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但对于朝廷上的衮衮诸公而言,此事太过遥远,而内阁改制,是能直接触碰到他们利益的。
朱厚照知道李东阳不会善罢甘休,肯定会想尽办法与刘健对抗,乃至于引杨廷和入阁。
只是他没想到,李东阳竟然如此大胆,直接要对内阁下手。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李东阳想的也是如此,推杨廷和入阁。
可后来仔细一想,又觉得此事并不妥当。
内阁是刘健的基本盘,但除了内阁之外,各部堂官尚书,也与刘健关系密切。
尤其是吏部尚书马文升,更是刘健的好友之一。
而且内阁阁臣的选取需要廷推,刘健在朝中势大,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将杨廷和引入内阁,困难重重。
就算让杨廷和进入了内阁,可他们两人势单力薄,身边又无可靠的人手,如何与刘健相抗衡?
既然如此,干脆把水搅浑。
从内阁制度上着手,引更多的人入阁。
那么到时候,刘健自是不会愿意多人分割他的利益,这就与那些想要进入内阁的人形成了利益冲突。
而这,就是李东阳所需要的,到时候,他就可以团结这些人与刘健打擂台!
不过,李东阳的想法虽然针对内阁,但却没有注意到根本问题。
起初,明朝的内阁阁臣全按皇帝心情,阁臣并无定员,从英宗时期开始,内阁制度开始稳固,等到了弘治年间时,阁臣的挑选规则也彻底的定了下来,甚至有了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仅此一条,就把很多有能力却条件不够的人才排除在外。
哪怕是正德时期,一代心学大师,以军功封侯的名臣王阳明,终其一生也没能进入内阁,止步于“新建伯”。
刘健也不是蠢货,自能明白李东阳此计的目的。
男人可以和别人分享很多东西,唯独两样不可分享——
一是权力,二是心爱的女人。
李东阳这一棍子打到了他的三寸上,他又岂能罢休?!
在刘健的带领下,朝堂乱做一团。
这些文臣名士此刻全然不顾体面,与李东阳杨廷和对骂,那个阵仗,哪怕是菜市场因几毛钱的涨价而与小贩对喷的大妈,都有所不如。
朝堂上的喝骂久不停歇,哪怕是赞礼官连连挥舞了数次,也无法让其停歇。
最后还是在朱厚照猛击桌面,厉声呵斥之下这才恢复平静。
只是这朝臣已经红了眼,即使闭上了嘴,那眼神也如噬人猛虎一般。
朱厚照环顾四周,心中暗爽。
这场面可真是太爽了,有嘉靖皇帝“大礼仪”的味道了。
不,甚至比“大礼仪”还要痛快。
毕竟,“大礼仪”的矛盾点正是皇帝,而这里的矛盾,却是李东阳,与朱厚照并无多少关系。
“此事事关重大,其中利弊非短期所能理清,至于这变法新政之事,更应慎重考虑。今日朝政混乱,自是商议不出结果。
早朝到此为止,不过此‘议题’诸位臣工退朝之后,可深思熟虑,将其诉诸奏疏题本,一并上疏给朕,朕会好好考虑!”
朱厚照站起身来,随后离开大殿。
赞礼官再次挥舞静音鞭,高唱:“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