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夫人的闺中密友是位女先生,办了一家女子书院,专门招收适龄的女孩子。林西询问过陆珊珊的意见后送她进了书院。如此以来,她成了家中最清闲的人。
“我好无聊,都不知道要干些什么,每天都是吃了睡,睡了吃。”林西一边摊开书页,一边同徐夫人抱怨。
今天天气好,林西过来帮徐夫人晒书院的旧书。君山书院历史悠久,藏书众多,南方不如北方干燥,需要定时将旧书拿出来晒太阳防止发霉。
这些旧书多是经史典籍,读起来晦涩难懂,林西翻了基本不大感兴趣。
“看来是没少吃,脸都圆了一圈。”徐夫人调侃道,“你们女孩子家多吃些没关系,不容易长胖,不像我,成日坐着,多吃几粒米都担心腰会不会又变粗。”
“院长常说圆润是福气,夫人生得高挑好看,就算再胖一些也是丰腴好看。”
她们晒完了书籍到半山的凉亭上喝茶休息,天气变凉了,半山上的温度较低,丫鬟放下竹编的帘子挡风,只留下一面看外面的风景。丫鬟拿来了暖手炉给徐夫人,她以前难产的时候伤了身子,受不了凉,夫君心疼她,暖手炉子,貂皮大袄等防寒的物件时常备着。
“前些天我与你提的去谢先生那儿缺位教算学的先生,你考虑得如何?”徐夫人问道。
谢先生是徐夫人的闺中密友,陆珊珊就在这位女先生半的学堂中念书。徐夫人的建议她考虑过,每周两堂课,时间短不说,还可以赚些零花,但她只教过珊珊,会得也不多,担心教不好到时丢了徐夫人的面子。
“我没上过私塾,书都没读几本,我怕我教不好。”
“你会打算盘吗?”徐夫人问。
“会啊。”林西点头。
徐夫人不以为然地说道:“怕什么,书院里都是些半大的女孩子,我又不是让你去叫她们四书五经,不过是打点算盘,记记帐罢了。”经过现代完整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难道还怕搞不定小小的算术吗?
徐夫人都这样说了,她再拒绝好像不大好,随即应承下来,说明日去见谢先生。
徐夫人今天晒了一会子太阳,心情很好,同林西聊起了她年轻时候的事情,也就是她穿越来之后在京城中的事情。一来确实是聊天解闷,二来就是让了解这个时代女子地位低下,达官贵人普遍三妻四妾的事实。
她穿来这里已经快三十年了,时间愈久,家乡的记忆就越模糊,对家乡确实是愈加的怀念,幸运的是她在这里遇到了相携一生的爱人,不在孤单。
林西与她有着相似的经历她难免生出亲近感,人也和善乖巧,与她也聊得来,倒霉的是失忆了,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恢复。
恢复以后能否接受现在的一切。
君山书院每年中进士的就有十几人,陆焕卿是君山书院中最优秀的学生,明年科考中榜的几率极大,现又入了齐王门下,以后官场必定如鱼得水、步步高升。
到时,陆焕卿此生仅林西一人不太现实。
因此,她想提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