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压根没有给李静宜反应的时间,元旦的最后一天便带她登上飞往申海的专机。
他和大人物约定的半导体产业落地园区正是申海的张江高科技园区。
未来会成为华国芯片代工希望所在的中芯国际此时在张江蓄势待发。
因此周新在华国的最后一站放在申海,也是华国经济开放的最前沿。
“周先生,我代表申海市民欢迎你的到来,我们欢迎像你这样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企业家来申海投资和创业。
我们一直计划把整个张江地区建设成华国的硅谷。
在原本的规划里,张江同时需要包括信息产业、半导体产业和软件产业等等。
简单来说硅谷有的,我们要有,硅谷没有的,我们同样希望包含进来。
像生物医药产业,我们也希望能够推动这些产业在张江落地生根。
我们希望吸收硅谷先进经验的同时,发挥我们的优势,打造出真正意义上的华国硅谷。”
张江高科技园区从1992年开始规划,目标正是硅谷。
华国对于高附加值的产业觊觎之心并不是在16年之后才有的,华国一直都知道高附加值产业有多珍贵,也一直希望打造自己的高附加值产业。
张江瞄定的目标就是集成电路、信息产业、互联网和生物医药。
关于生物医药的发展现状,20年前对这一领域的认识拿到20年后来看,会发现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当时华国科学院的副院长陈竺(血液学领域的博士)就说:我们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研发是“捧着金碗要饭吃”,大部分经费用于追踪西方的主流西药,研发计划和项目指南几乎成了外国药厂的产品目录。
华国保护本国互联网产业是出于类似的目的。
高附加值又没有被垄断的行业,才有利于阶层流动。
互联网打工人靠自己很难在一线城市置业,但是靠公司上市后的期权变现,他们可以轻松实现这一目标。
周新说:“黄先生,我同样希望在华国看到类似于硅谷的科技园区,成为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引擎。
全球在这方面做的最好的园区有两个,一个是硅谷,硅谷的成功我们不用过多的赘述。
相信各位在张江高科技园区立项以及后续调研过程中,应该对此有充分的调查和深入研究。
除了硅谷之外,另外一个地方叫新竹,在弯弯,不知道各位是否有所了解。
因为我在阿美利肯倡议成立CAAS的过程中,和大量来自弯弯地区的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聊过。
光是新竹园区这一个地方去年一共有50家上市企业,总资本额占据整个弯弯产业资本的8%,年贸易总额占据弯弯对外贸易总额的9%。
新竹园区可以说和硅谷一样,实现了很好的产学研的协同效应,诞生了主导全球的先进技术和行业领袖,对整个地区的经济产生了极强的牵引作用和辐射作用。
我在来申海之后,先去张江转了一圈,给我很深的感触是,这里只有土地资源和政策资源,人才资源和资金资源非常匮乏。
无论是新竹还是硅谷,都有顶尖大学群坐落其中,申海的高校,复旦交大还是同济华东,这些高校离张江太远。
这样的距离很难对产学研形成很好的促进。
周组长带我去逛的时候,和我介绍,说申海在张江会规划面积超过两千亩的大学区,把整个申海的顶尖高校搬过来。这样的想法是很好的,只是速度比我预想的更慢。
因为我听周组长介绍说,张江从92年开始规划,也就是南浔的那一年,到今天已经七年时间了,大学区还只是停留在纸面。”
周组长是张江高科技园区领*导*小组的副组长,黄先生是申海的头号人物。
周新对张江很关心,因为大人物答应他的一系列扶持乃至具体政策的落地都会放在张江。
未来少说也得在这地方投百亿美元,周新对张江的上心程度可想而知。
今天的会客厅只有申海方面的领导和周新,因此大家聊的很直接。
“周先生,因为在华国有很多高科技园区,在1988年的时候国家批准了整个华国第一家高科技园区,这家高科技园区在燕京,也就是现在的中关村。
在1992年的时候集中批了包括张江、江城的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在内的26个高科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