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情绪连接不增反减
杨老板显然是对选角有想法的,之前选定的男主陈祖名,说不定就是他的意思。
然而陈一鸣的剧本,男主已经降格为男配,而且陈一鸣话里的潜台词很明显,在木兰身边镜头较多的男角色,同样要搭上1年以上的档期,没人能例外。
这肯定不符合港城明星的STYLE,对于他们来说,拍戏期间不轧戏已经算是仁至义尽。
还要提前训练?还要全程陪伴?那怎么可能!
杨老板那是多老道的人,马上把话题一转,关于选角再也不提了。
不聊人,那就只能聊钱了。
陈一鸣的预算表可以说是“狮子大开口”,直接就是3亿。
当初大壮知道之后第一反应就是反对,3亿投资要10亿票房才开始赚钱,自家兄弟是不是飘过头了,觉得拿过一次10亿,下一次10亿就是洒洒水了啊。
而且3亿投资,铂爵只能占1成,这太低了,不值得折腾一回。
不过陈一鸣还是说服了大壮,因为这个项目依然是陈一鸣自编自导,有着足够的主动权。
铂爵3000万占一成,陈一鸣现在的咖位,有资格也有底气给自己开出1000万片酬加10%票房分成的合作条件。
这样一算,铂爵系的投资额就是4000万加10%,合计23%的份额,跟《1951》差不多了。
而且把盘子做大,也方便把更多投资方拉进来,如果片子拍完钱没花了,折算进宣发费用就可以解决。
老马和老杨都是财大气粗的主,对3亿投资倒是没什么意见,关键是陈一鸣提出来的份额分配。
马二爷率先提问,“一鸣,怎么拟邀请投资方里还有地方政府,他们的钱可不好拿,流程又长,手续也繁琐,你的片子拍完了,他们的钱都未必能进账。”
陈一鸣估摸着二大爷肯定明白陈一鸣的套路,这是给他搭台子在杨老板跟前充大明白呢。
于是陈一鸣欣然领受好意,很随意地解释道,“《木兰》涉及到好几处大场景,包括民间坞堡,长安坊市,大唐宫殿。
比较省钱的拍法,是满华国寻找现成的场景,比如横城的影视基地,华北的经年古镇。
但是这些场景不一定符合拍摄需求,租景要花一笔钱,场景的改造和复原又是一笔钱。
所以我还是首选自己搭景,一劳永逸。
出于不浪费的原则,才引入有建设影视城意向的地方政府。
他们作为资方的作用,不是投钱凑份子,而是在行政层面给搭景保驾护航,以及给整个项目做保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