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母亲大人在上,不孝儿公明敬上!”
“儿在京师一切安好,已谋得公差一职,每月例钱五百钱,除却平日用度,皆已寄还家里,望收存!”徐晃逐字逐句念道,生怕漏掉一个字,还装模作样地观察奉孝的笔下动作。
“没了?”郭嘉刚写完,等着下句,发现半天没声音,不免确认道。
“没了,多谢先生!”徐晃将纸张拾起,对照灯下细看,虽然不识字,但看着数字差不离,估计先生没骗他。
“徐将军,你为何撒谎?”奉孝收笔盖墨,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于是大胆问道。
此时徐晃朝纸上湿墨吹出几口气,然后对折起来,小心翼翼地放于怀中。
“不瞒先生,我这次出来,本就没打算投靠黄巾军,只是出于无奈,还没到京城,身上的钱就花光了,后来得一大哥相助,这才得以存活。大哥便带我投了黄巾!”徐晃见这屋里没外人,只有两个小孩,便说出原委。
郭嘉听罢,心中一动,眼前的徐晃不再是那个粗犷的武将,而是一个有知恩图报的男人。
“敢问将军是哪里人?”郭嘉将笔墨包好,递到徐晃手中。
“在下河东杨县人!”徐晃写完家书,心情顿时轻松了许多,见先生问起,便爽快地回答道。
“将军日后有什么打算?难道准备一直在黄巾军中效力吗?”奉孝其实是想探探徐晃的最终打算。
徐晃似乎从未深思过这个问题。当初离开家乡,他以为凭借自己的本事,定能闯出一番事业。
然而,现实却让他明白,自己生于乱世,白身起家,朝廷根本不会接纳,唯有从军一途。
天下大乱,兵者有用武之地。可回想起来,只要能吃上兵粮,为谁效力又有何区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先生,我见过百姓受苦,当今朝廷腐败,宦官横行,百姓揭竿而起,大家同心协力推翻腐朽的统治,有何不可?您不也是为此才加入进来的吗?”徐晃的眼神坚定,语气真诚,句句都是心里话。
郭嘉被这么一问,一时语塞,只能无奈地点了点头。
“先生,你帮了我这么大的忙,我真是无以为报。上面有坛好酒,我去给你拿来!”徐晃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怎么能让人白白帮忙呢?
说着,他就要上楼去取酒。
“我们不善饮酒,将军自己留着吧,都是楼上楼下的小事,不值一提!”奉孝急忙叫住他,免得再让屋顶落灰。
“那,这怎么好意思呢?这样吧,日后但凡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尽管开口!”徐晃坚持道。
“好吧,再有家书需要代写,也可以找我!”奉孝看着这位在战场上意气风发的汉子,却为了几个字求人,心中不忍要他的东西。
“多谢了,不打扰你们了!”徐晃千恩万谢,依依不舍地离去。
自从替徐晃写完那封家书后,不知怎的,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传遍了整个营地。
接下来的几天里,其他黄巾将领纷纷找机会前来拜访郭嘉。
每次他们的到来,都是带着一种急切和期待,仿佛郭嘉手中握着某种神奇的力量。
渐渐地,郭嘉这个名字在营地里变得越来越响亮,大家都开始对这位帐吏的才华和智慧心生敬佩,甚至有些人还带着一丝敬畏。
郭嘉的身影,已经深深印在了每一个将领的心中。
喜欢三国:挟持曹操,复兴汉室请大家收藏:()三国:挟持曹操,复兴汉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