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张家,还是她的那位准夫君张明远,林幼卿都欠缺了解,这也算是对张家与张明远的一个小小的试探吧。
话毕,林阿奶当即就起身出了屋,急着把孙女的决定告知同样急于得知结果的张母。
本来林幼卿想出屋看宋小勇兄妹的,但林阿奶临走嘱咐她先在屋里等着,稍后带她去见未来婆婆。
这也是应有之意,她也就遵从了。
去不多时,林阿奶便欢欢喜喜地回了屋,与孙女一照面,就心情极好地道:“走,阿奶带你见见你张婶子去!”
由此观之,张婶代儿子应下了暂缓圆房一事。
林幼卿被林阿奶牵着手,进了张母所住的西厢房。
“元娘,来了!”
病榻上的张母望着自己相中的准儿媳,眼底都带上了笑。
林幼卿被她炽热的目光看得有些窘,不大自然地道:“张婶子,您病可好些了?”
这副少女含羞的模样,落在张母眼中就更欢喜上几分,连声道:“好些了,好些了。昨儿刚吃了一付药,今又与你阿婆说定了你与明远成婚的事,老婆子一高兴,可不就大好了。”
此刻的张母,一点也看不出曾动过悔亲的念头。
此一时,彼一时。
这会她当真是越看这个准儿媳,越发觉得哪哪都令她满意。
人出落的水灵标致就不提了,还有手段在城外那么多流民当中寻到亲人,赁得起两处宅子安置这么一大家子人,又心善肯怜贫惜弱,自家过好了,也不忘救济与拉扯一把,城外一帮穷苦的亲戚相邻……现在也没有嫌弃张家败落,愿意成全她要死前想看到大儿成婚的苦心,仓促出嫁。
别说林家只是想暂缓圆房,就是提出不许儿子将来纳妾,她也是千肯万肯的。
有这样一位知书达理、心肠又好的长嫂进门,她也就不必为底下一双儿女将来的日子忧心忡忡、死不瞑目了。
至此,这桩婚事算是定下了。
接下来就该挑个好日子,敲定一下迎娶的流程。
鉴于目前的情况,一切须得从简,却也不能太马虎了,总得先拿出个像样的章程出来。
譬如:婚房要定在何处,选个什么日子办事,成亲必备的东西该怎么采买,请不请宾客来观礼,喜宴该怎么来摆,席面选什么菜式……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目前,张林两家穷得叮当响,林幼卿是两家人眼中的唯一的财主了,又是为她办喜事,一应费用都只能由她身上出。
当双方家长在敲定迎娶的具体细节时,病床上的张母就难免不自在起来,脸上讪讪的,拉着林老太太的手,诚恳地道:“给我家明远娶亲,反而要你们娘家人,又是出钱,又是出人出力地费心操办,到哪里都没这个理儿,可家里眼下的情况婶子也晓得,唉!婶子也不必问我跟明远了,婶子觉得怎么好就怎么办吧,我与明远再没有不应的。”
他们张家虽穷,还是要脸的,占亲家这么大的便宜心里着实愧疚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