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玉茹:“我这也是刚想出来的。
这不是每次一想吃菜都要出去买。
还不如直接在家里自己种。
想吃什么就种什么,也不用花钱买了。”
“这话对,要是去供销社买菜就不是你想吃什么买什么了,而是他有什么你买什么,完全没有办法挑。
不行我现在就得回家,让你大舅他们赶紧把院子刨成菜地。
现在这天气种菜也不晚,要是再过一段时间就耽误事儿了。”
孙淑英说干就干。
她不只自己干,还把周围的邻居们也都动员了起来。
而且孙淑英会对每一个来她家学经验的邻居夸奖一遍她外孙女郑玉茹是如何如何会过日子。
她这个种菜的想法就是从郑玉茹那里学来的。
于是大家对郑玉茹的印象更好了。
甚至还有人问孙淑英,郑玉茹准不准备说婆家。
她侄子刚好到了说亲的年龄。
她侄子长得不错,工作也还可以,和郑玉茹正相配。
一开始孙淑英听到那位邻居那么说,还有些兴趣。
她想着郑玉茹现在这个年纪确实已经可以先相看相看,定下来一个,处上一两年就能结婚了。
可是等这位邻居说到后面,孙淑英就不乐意了。
原来这位邻居说了,她侄子家里确实相中了郑玉茹,觉得她很能干,是个能过日子的人。
可是如果真的成了的话,郑玉茹就不能像现在这样天天想着娘家了。
毕竟没有哪家人愿意娶回来的媳妇拿着婆家的东西去贴补娘家。
孙淑英当时就恼了。
虽然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是郑玉茹这种情况算是特例。
她家里一共就剩他们几个孩子。
郑玉茹要是因为嫁出去就不管下面的弟弟妹妹们了,那让他们怎么活?
把那个邻居骂走以后,孙淑英突然为郑玉茹的未来犯起愁来。
有这一家子的拖累,郑玉茹以后可怎么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