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你母亲的事,我上次因为家里烂摊子,也没有亲自来吊唁。你也不要太难过了,说白了,那也是命数,是谁都逃不过的。等我百年之后,也不过就是捧土,我最见不得的就是一堆人哭哭啼啼的,活着的时候也没见几个登门探望。&rdo;老夫人冷笑一声,&ldo;我今早听身边的姑子说,瞧见许多人往城南的方向去,听说是有庙会?&rdo;
&ldo;我也是听长辈提及,德化曾发生严重的涝灾,很多人都去城南齐云山上的石壶寺祈福,后来果然得以平息。后来每月时有举办,只是大都不会有这场热闹。&rdo;
&ldo;我之前到德化的时候,也没赶上过一回,也不知道这德化的庙会,可比南平有何出彩的。&rdo;
&ldo;上回去的时候,记着有扯铃的艺人,才在梅花桩上头都没低下过,也没踩空。还有好些个高人呢,腹语的木偶戏,变戏法的小伙计,街上的走马灯上还有灯谜,夜里整个庙会的灯光像星辰落地一样。不过还是争不过透亮的月光的,从前带着阿夏去的时候,她总是吃糖人吃到牙疼,脸都肿的发圆。&rdo;
&ldo;小姐,不是说了不提这件事了吗?&rdo;阿夏挠挠头顶,低声说着。
老夫人这会儿更是听得止不住的笑,
&ldo;你这丫头,我还想着你小小年纪心性却稳重,原来也是稚气未脱的。一提起这些,就眼睛泛光,我还记得雯诚家里的幺儿女每次和她说带她出去,也是这个样子……可她才九岁,你说说,你怎么还和孩童似的。那不如我们这就去看看?&rdo;
&ldo;这……庙会人来人往的,若是不小心伤着您,还是不去了。&rdo;
&ldo;哎我这身子骨硬朗着呢,再说了,带着护院守在四周,没人近得身。我在褚玉园本就闷了这些天,无趣的很,你若再不陪我出去走走,我才真要憋出病来。&rdo;
&ldo;那总要和二娘说一声,免得让她担忧。&rdo;
&ldo;不必了,她要是知道,又要费口舌。你且随我出去,让护院、姑子装作平常打扮,跟在身后盯着就可。&rdo;
我让云笙到南苑知会大娘一声,也算是托老夫人的福,我也不必关在云水阁,能在去昌南之前在看看德化的街景也是好的。从前还听说城西的林苑的昆曲极好,满苑茶香,景致虽不及那些名满江南的茶楼,也是别有洞天。&ldo;一瓯解千忧&rdo;,听着倒像是个酒馆。
正巧今天不阴不晴,总算是没那么湿热,杏仁坪人来人往,刚进了街角老夫人索性直接下了车。
我紧跟上,街上人多眼杂,免得老夫人受伤。
&ldo;三丫头,你这腿脚怎么还不急我这老太婆,要是一会儿走散了,我可就不管你了。&rdo;
我笑了笑,没说话,无意间瞥见旁边的小店门口摆着许多饰品物件,被挂在上面的铜铃吸引。
第三十七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上)
&ldo;三丫头,你这腿脚怎么还不急我这老太婆,要是一会儿走散了,我可就不管你了。&rdo;
我笑了笑,没说话,无意间瞥见旁边的小店门口摆着许多饰品物件,被挂在上面的铜铃吸引。
&ldo;姑娘,看看有什么喜欢的样子,你若是喜欢什么花纹样式,可以和我说。我们这儿的师傅都可以照着客人的喜好制作。&rdo;
老板娘穿了身素袄薄纱裙,头上别着杏花簪,身上也是杏子香。
&ldo;静和!我前天做好的烛台看见了吗?!&rdo;
&ldo;不是在里面的柜子上吗?&rdo;她想里面回了一声,&ldo;真是的,您先看着,我让掌柜出来给您介绍。&rdo;
老板娘为掌柜擦了擦脸上的汗,理理衣襟,不知为何,我竟羡慕这样的生活。她虽然嘴上埋怨着,可眉眼之间的温柔是藏不住的。
我转身拿起挂在上面的风铃,掌柜走过来,盯着我看了看,
&ldo;姑娘可是从前来过小店?&rdo;
我摇了摇头,从前可没有像这样闲情逸致,有机会出门已算是不错。
&ldo;可我看姑娘,倒是眼熟的。总觉得很像从前常来的客人似的,可能是来回的人多了,记错了吧。&rdo;她看了看我手上的东西,&ldo;我想起来了,这个铜铃虽说不上什么珍贵的东西,可也是从有些年头毁损的青铜器融成的。本是一对的,只是当初我还以为弄丢了这个,挂出来的那个卖给了一个姑娘,都是许久前的事了。可能你和她神情相像,当初还和她丈夫总是喜欢在这片街闲逛,可惜啊……&rdo;他深叹气,&ldo;看我,又唠叨上了,姑娘若是喜欢,便当是和这铜铃有个缘分,就送给你了。&rdo;
&ldo;老板若是如此,这生意岂不是亏了?&rdo;我一回头,才发觉自己和阿夏她们还真的走散了,钱包什么的,都在她那边,&ldo;实在不好意思,我好像和其他人走散了,钱包没带在身上,能不能劳烦老板将这铜铃为我留下。明天我便过来。&rdo;
&ldo;……好。&rdo;老板答应着,我急着找老夫人和阿夏,就离开了。
四下里张望着,被人撞了一下肩膀。
&ldo;对不起。&rdo;
&ldo;没事。&rdo;我转过头,忽然觉得那人眼熟,想起初到昌南去三闾庙的时候,浮桥上那个摆小摊的大娘。虽然她稍作打扮,但还是认得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