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学校的见面会是在学校的大礼堂里举行的。所谓见面会,是让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来京招生的人与北京的学生直接见面,听他们对那里的情况作介绍,以及讲述屯垦戍边的伟大历史意义等。到别的学校去招人的解放军是什么样儿你不知道,但到你们学校去招人的解放军的形象,与你想像中的大相径庭。他们穿着崭新的国防绿军装,面料和样式都是当时最新的,里面的衬衫雪白洁净,脚下的皮鞋锃亮。他们的皮肤白皙红润,丝毫看不出在农村长时期生活的痕迹,带队的那位首长的脸上总是笑容可掬,即便是在校内路上碰见学生时也是笑眯眯的。
在见面会上,这位首长在开场白中自我介绍说,他是你们将要去的那个团的政治部主任,姓李,你们到了那里后,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尽管可以去找他。他说,他也是响应毛主席、党中央的号召,在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时从沈阳军区调去的,也是一个农垦战线上的新兵。听着他极为生动的讲演,你仿佛看到了连绵起伏、郁郁葱葱的小兴安岭上神秘的原始森林;望不到头的金黄色的麦海,联合收割机像航船一样在麦海里行驶着;那肥沃的处女地,那千里冰封的莽莽雪野,那黑龙江边、珍宝岛上引起世界关注的激烈战场……在场的同学们一个个被煽动得热血沸腾、跃跃欲试,恨不得立刻飞到北大荒去。李主任的讲演高低有致、张弛适度,时而激昂振奋,时而平静舒缓,言谈间甚至还扯到了专门描写解放军几十万转业官兵开垦北大荒的长篇小说《雁飞塞北》里的爱情故事。他还专门留了一些时间给同学们提问,并当场解答,充分显示了他幽默风趣的口才。
有同学问,我们去了那里,是不是每天就是干农活?李主任答,不错,主要是从事农业生产,但你们的根本任务还是毛主席教导我们的,要屯垦戍边,一手拿镐,一手拿枪,一方面从事农业生产,一方面担负起保卫祖国北大门的任务。那里的农业生产可不是你们见过的一般农活儿,整个黑龙江垦区是由现在变成了苏修帝国主义的原来苏联老大哥们,援助咱们建成的机械化大农业,从插种到收割到粮食入库一条龙,完全是机械化作业,有条件的地方还是飞机播种、撒药。
有同学问,比如像礼堂这么大一块麦地,收割完毕需要多长时间?李主任点燃了一支烟,深吸了一口,问旁边的随员们,需要多长时间呢?还真没计算过。我估计,用不了抽一支烟的时间,这么大一块麦地就可以收割完毕、脱粒完毕并已经被送到场院上晾晒了。
他的话引起了礼堂里一片笑声和掌声。你相信在那一刻,所有在场的同学们都和你一样,心里满怀着对未来、对北大荒那片遥远而又神奇的黑土地美好的憧憬。
你回到家里时天色已经晚了,你看到母亲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做好了晚饭等你,而是伏在缝纫机前做着衣服。
&ldo;您这是在给谁做衣服?&rdo;你问。
&ldo;给你。&rdo;母亲没有抬头,继续着她手中的活计。&ldo;我听你爸说,东北兵团的人都到你们学校了,据说很快就要带你们走。&rdo;
&ldo;人家还不一定要不要我呢,&rdo;你说,&ldo;听说还要政审呢,出身不好的都悬。&rdo;
&ldo;也是,像咱家这样的,人家能要你就算不错了,唉……&rdo;母亲深深地叹着气。
你坐在床边,望着母亲弯曲的背影,忽然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依恋和惆怅。
&ldo;妈,我要是真走了,您可别难过,也别总惦记着我。&rdo;你说,&ldo;我知道自己平时挺不懂事的,总让您着急、操心……妈,其实我在外面也惹过事……您不知道,还打过架……真到了我走的那天,您和我爸谁也别去送我,再说学校里的人也都认识我爸……&rdo;
沉默的钟楼20(2)
母亲停下手中的活儿,转过脸来看着你。
&ldo;这是一百二十块钱,给您。&rdo;你从兜里掏出一沓钱递给母亲,说,&ldo;这是我和黄方晚上捡垃圾挣的,一直攒着,原先比这多一倍,我们俩分了。&rdo;
你隐瞒了所得收入的一大部分。叉子的母亲离开北京时,你给了她二百块钱。
&ldo;走吧!&rdo;母亲哽咽起来。&ldo;照这样下去,也许用不了多久,我和你爸也会被轰出北京,被赶到农村去。真到了那时,你与其跟着我们受苦、受牵累,还不如一个人出去闯一番呢……只是你的年纪太小了,刚满十六岁,就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咱们和别人不一样,咱们的出身不好,凡事都得忍着,千万不能由着性子胡来,更不能去惹事。&rdo;
&ldo;我知道。&rdo;你嘴上说着,心里却在想,母亲说的这些,你在上小学时,&ldo;耗子&rdo;就已经令你明白了。
&ldo;家里没有多少钱,给你准备不了什么。&rdo;母亲说,&ldo;这钱你留着吧,自己想买些什么就买什么,妈知道你不会乱花的,一个人出门在外,今后需要用钱的地方多着呢……还有,你床上的匕首和军装是从哪儿弄来的?听妈的话,不要带到兵团去,走前一定要还给人家。&rdo;
叉子的赠予。放到哪儿更合适呢?
&ldo;妈……&rdo;你说,&ldo;给我这些东西的那个人,他死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