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援助芬兰的第一批军事力量是三个师的部队,而第二批也是最后一批,却是整整一船共计九百三十人的下级军官。
原本韦珣的想法是三个师的部队意思一下就行了,可现在芬兰方面转变了公国公爵的继承态度。
以前韦珣对于欧洲这个王室那个王室总是因为绝嗣不得不从别国“引进”一个领袖,其中尤其是德国和奥地利为最。
像是罗马尼亚、波兰、保加利亚都是从外面引进领袖的国家。
现在的芬兰大公国大公是尼古拉二世,也就是现任的沙皇。
可对沙俄充满仇恨的芬兰怎么会继续让沙皇持有芬兰大公国的头衔?
可韦珣认为目前大批量援助军队也不切实际,且不说遥远的航程,现在出发最少也得五个月才能投入战斗。
而且目前英法对英吉利海峡肯定是把守严密,华夏只要派出军队,马六甲、苏伊士拒绝通行是必然的结果,绕道非洲最后也会在英吉利海峡被拦住。
比起援助军队,韦珣认为想芬兰援助军官是当前最为有效的手段。
因为援助军官不仅可以弥补芬兰国内因为上次起义被重创的军官,还能帮助华夏加强对芬兰军队的掌控。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套在欧洲血统论的世界可能不顶用,但枪杆子能帮助政权更加稳固是绝对的。
到时候哪怕德国或者奥匈的贵族获得了芬兰大公的爵位,成为芬兰国王,靠着华夏目前和芬兰同仇敌忾(沙俄)的关系以及雪中送炭的情分,在军政民三方扶持亲华夏派系和力量更加容易。
至于芬兰大公最后花落华夏还是归于德奥,韦珣认为这并不影响华夏在未来牵制苏联的战略。
九百多名军官都是华夏从北方战区抽调的对俄作战的下层军官,战斗经验极其丰富。
眼下芬兰丢失了最繁华的坦佩雷以南的所有领土,工业更是丢失了八成,最好的办法是派出相当一部分人进行敌后作战。
既然正面战场打不过,那么转移到非对称的敌后战场,缓慢的发展力量。
到时候就算芬兰被全境占领,华夏的军官也完全可以领导士兵在乡村田野以及山林之中继续战斗,等到华夏发起进攻,沙俄的覆灭不过是时间问题。
到时候德奥哪怕在想要掌控芬兰,面对芬兰极度感激华夏的情绪,在大公的继承人上面也不能进行太大的影响。
芬兰是华夏建国以来第一个打算扶持的国家,也是韦珣打算第一次将触手伸到欧洲。
皇室虽然人丁单薄,可韦珣的堂兄弟可是有不少,送两个出去完全没有问题。
1913年四月,继援芬第一军登陆瓦萨之后,华夏第二批援芬军官团抵达斯德哥尔摩。
其中四百人继续向北沿着援芬第一军登陆的路线加入芬兰军队中成为底层军官,剩余的五百多人将全部投入到芬兰南部的敌后作战中。
敌后作战这个概念在华夏军官训练中是最为基本的战术思想,最初是韦珣担心华夏在自己激进的扩张思想中被敌人在正面战场上击败。
敌后作战在华夏正面战场失败甚至华夏的政权崩溃的时候,将会是反抗侵略者的星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