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是关于联合研发的协议,一旦德国科研人才转移到华夏之后,由华夏提供研发经费,双方最后的技术完全开放。
另外一份是紧急购舰协议,华夏在德国承认战败之前,可以凭借着这份协议宣布五艘超级无畏舰的所有权。
不过两份协议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德国真的面临协约国给出极端不利的谈判条件下才能生效。
即便是德国给出的条件并不如华夏有利,但华夏依旧再次和德国达成来六亿华元的借款合同。
加上之前第一批借出的十亿和第二批借出的十五亿,德国总共欠下来华十五亿华元,奥匈欠来华夏八亿华元,奥斯曼欠下来六亿华元,保加利亚欠下华夏两亿华元。
这些钱看似多,实际上不过是从华夏银行账面上做个账的事情,钱并没有流出华夏,反而是全部分散到华夏的各个企业之中。
因为这些钱都是用来和华夏采购战争物资的,只能用在华夏这片土地上。
知道德国没钱,华夏却继续借债,这是德国完全有能力归还。
从1916年8月的第二批战争借款借出去之后,华夏已经将各种战争物资的利润压缩到来百分之十,算得上是极为优惠的价格来。
甚至这粮食、肉蛋奶的贸易上,为了稳定德国国内的局势,华夏已经将利润降低到来半成。
哪怕是真正的兄弟之国,这样低的价格售卖都是罕见的。
而这还不是结束,如果德国下定决心要继续战斗,决定鱼死网破,那么华夏可能还会酌情赠送一些战争物资。
在华夏退出同盟国之后,华夏官方虽然没做出什么表态,但维多利亚-露易丝却前后将历年攒下的继续都购买来大批物资无偿捐赠给德国。
同时还有华夏皇室,韦珣前后也捐出来两千万华元的战争物资。
这不仅仅是韦珣想要一个好名声,也是华夏官方不方便出面的情况下,作为华夏皇帝兼德皇女婿的韦珣捐钱表态支持的行动。
毕竟自从华夏退盟之后,德国的民众和官方都对这个一手“扶持”起来的小弟居然半路撂挑子很是不满意。
1916年十月,德国正式全面退出法国,在阿尔萨斯-洛林边境线不断的加固攻势,同时在比荷卢边境和不莱梅地区布置来重兵。
但如此漫长的防御,最后的结果肯定是久守必失。
长期六百万规模的陆军作战,其中的消耗不是一个小数目,哪怕有着华夏的支持,德国能撑的时间也不会太久。
其实在韦珣看来,德国闪击比荷卢的战略真的是一招臭棋,还不如继续让三国保持中立,这样的话防线就会缩短两倍,防守压力会减少五倍。
read3();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