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高衙内新传女主角有哪些 > 第933章(第1页)

第933章(第1页)

高强摸了摸下巴,便向汤隆指示,以后这铁甲上各处要加上棉布衬垫,方便军士穿着,也可以保暖;至于外面的日晒发热问题,罩件袍乎就可以解决,那倒不用和铠甲一起打造了。

众人边说边行。韩世忠却提出了高强之前所没有注意到地问题:铠甲的样式问题。具体说来,就是步兵铠甲和骑兵甲的区别。&rdo;步人地下行走,甲身不妨右掩,而骑兵须得跨马踏蹬,若是也如步甲一般右掩,便拉定左脚。运转不灵,因此当以左掩为佳;步人直身,甲裙须得遮掩双脚,而骑兵踞坐马上,甲裙太长则缠绕双腿,过膝三寸即可……&rdo;

他一面说。一面比划,高强连连点头,这就叫专业啊,不是上阵打仗有经验的,谁能想到这些?历之上记载韩世忠创制多种新军器,什么克敌弓掠阵斧扳枕铠,看来这位将军确实善于从实战中发现问题并加以总结。

刚说到这里,汤隆已经叫起来,苦着脸道:&ldo;韩统制说的太快,小人哪里记得许多?不如请狒统制‐‐列出备细。或是画出图样。小人照样打去,如何?&rdo;

高强一听有理,便问韩世忠,哪知对面一张比汤隆更苦的脸:&ldo;衙内,你这可难煞小将了,小将少时无赖,后来披发从军。哪里有空学诗书?若说画些图样,倒还使得。&rdo;

高强咋嘴:教育,教育啊,国民素质的提高,不靠教育靠什么?当即心中牢记,这新军器监的头等大事。就是引进那些有文化地人,将军器打造的种种要诀都记录下来,整理成册,以备检索和研究。

他这么一说。韩世忠和武松都连连点头,汤隆却面有难色:&ldo;相公,这军器打造的手艺父乎相传,历来自秘,如今相公要悉数形诸文字,可难煞小人了!若只是这铠甲刀枪打造之法。却还好说,那广备八指挥打造攻城器械之法,朝廷铁律是不得录入文字的,惟有口耳相传,犯者得斩呐。相公却当如何?&rdo;

高强愕然,心说还有这一手?待找人把凌振叫过来一问。果然是如此,乃是为了防止攻城器械的制造方法外泄,给国家安全带来威胁。射世忠和武松听了,也都以为有理。独高强不以为然,这世界上什么技术都能保密,惟独军事技术是没得保密地。任你严防死守,敌人是性命攸关的,哪还不想尽一切办法。不惜代价也要弄到手?你看宋军对于攻城器械的秘密如此严守,到头来金兵所到之处,除了太原守了九个月之外,还有哪座坚城能让金兵吃瘪的?更不用说百余年后的蒙古,以一个完全不知文字为何物的落后民族,却能建立起世上最强大的攻城兵团。可见这技术保密之无用了。

&ldo;如今军器监是我兼领,令自我出。与尔等工匠何干?只管作去,万事有我!&rdo;不由分说,高强便下了这一道命令,汤隆和凌振无法,只得应允了。

高强当即下令,让陈规和许贯忠设法调些识文断字之人来军器监供职。这种人还真难找,大宋朝军器监都是用军匠,入的是厢军籍,而这时代有文化地人绝大多数都是儒生,一门心思奔着当官去地,连武官都不屑当地人,想要让他们甘愿进入军器监任职,谈何容易?最终也只是调了几名参议司的新进属员来任职,还得在升迁和待遇方面给予相当优惠,才能安定。

过了些时,房舍陆续建好,李俊率领着一营水军、数十条大小战船也进驻码头,等到九月时,铁路也建成通车,这新军器监地驻地也大抵安堵了。有了富于实战经验的马、步、水三军将士,对于宋军装备的相谁化和贴近实战大有稗益,那些从北宋开国沿用至今的军器形制和编制,‐‐被扫进了故纸堆。

与此同时,军器监的生产方式也悄然发生变化。高强也懒得下多大力气去整顿。就是很简单地采用的计件工资制。立时就使得兵器生产量出现井喷。而对于兵器的质量验收,高强则采取将工匠刑分为不同车何的作法,所生产出来的军器混在一起交给韩世忠和武松地部下试用,试用结果不佳者,则按不合格品地比例减少其所得工资。

事实证明,金钱鼓励对于长期处于大锅饭下的军匠们极具刺激,而底层工匠直接受益地制度,也相应减少了中层以上作弊地可能性。

十月,从铁路上运出了新军器监的第一批产品。循着黄河,这批产品一路运到了登州海边的刘公岛,从那里换乘海船,北上辽东,在那里。花荣所部的两千军正等着屯们。

第四十八章

政和二年十一月丁酉,辽东盖州海边。

辽东这个名字,从古代就有。隋朝时焰帝两次征伐高丽,当时人苦于绶役,编个歌乎就叫&ldo;无向辽东浪死歌&rdo;,足以为证。不过那时中国天气较为暖湿,辽东水量》沛,有千里大泽,对于隋唐军队的后勤也造成了很大困扰。自五代以来,中国天气渐渐寒冷,辽东的沼泽地质逐渐变成了适于耕种的沃野,当地渤海人和汉人许多都是以农耕为生,与契丹、奚人等游牧民族相互掺杂。辽国上层在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并存的情况下,便采取了类似一国两制的做法,将从事农耕的人民计入州县籍,而对游牧民则按部落责以贡物。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会有城市的聚落出现,因而什么货币啦商品交换啦也就相对萧条。

拿现在的管理术语来说,这属于比较扁平的政权结构,就是一个强力的中央,下面无数零散的小聚落直接向中央负责,即便是那些农耕民形成的州县,也没有形成较为复杂的社群,因此辽国的户籍上,几百户就叫一个州,实则连中土一个街坊的人口也还不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