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南怀瑾讲佛法的诀窍 > 第50章(第1页)

第50章(第1页)

道家有个词,形容得很好,叫&ldo;精思入神&rdo;,精密的思想已经到了进入神话中那个神的境界,这也是一种定了。所以管子说:&ldo;思之,思之,鬼神通之&rdo;,用很专一的思想来思维,到最后突然灵感发了,什么都知道了,这也是一种境界哦,接近初禅了!

所以讲,有成就的人都有他定的修养的一面,这样给你们讲你们就可以了解了。世界上所有的宗教和哲学,都要达到心一境性这个状态,并把它变成习惯,忘记了时间和空间,永远在那个境界。但是世界上谁做到了?有些人想钱、名利、男女,到了发疯的境界,那也是专一啊,但那不是道,那是病态,他是走岔了路,我们叫他神经病。中国武侠小说有个名词,叫走火入魔,那也是专一啊。

所以佛说四禅八定是共法,是佛道以及外道共同的一个法和原理,但并不是佛法。

我们用现代化的逻辑的办法,把显教、密宗给你们分别讲清楚了,也告诉了你们心一境性的道理。现在回过头来,看一下前面讲的那些祖师们,他们证道非达到心一境性的境界不可。你们大家也在学静坐,你们大部分不过是坐在那里闭眼休息一下,等于睡眠,不是静坐修道,大家要反省一下自己了。

我们前面介绍的那些男女祖师们,乃至中国一般修禅的,都是真正下过功夫后达到心一境性的境界的。不经过这样的修证功夫而想要证悟成佛,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没有经过这样的功夫,你一生所学都是枉然,没有用。

你可能会说,有些人智慧很高,像六祖啊,中国其他的禅宗大祖师啊,包括像有些密宗的大祖师们,他们似乎没有经过这些经历就悟道了,那是因为他们多生累世所积累的戒定慧根基深厚了,在道理上一下就悟道了。注意哦!他们那个空是般若的空,不是空无边处定的那个空;他们的心一境性是大乘的心一境性,比一般的心一境性要高很多,这是我们对心一境性的研究分析。

所以我经常讲,一般人都不懂,把显教、密宗跟普通的佛的教理都分开了,其实,显教就是密宗,密宗就是显教,你懂了学理就明白这一点了。

中国有四个字&ldo;好学深思&rdo;,要深入研究。叫你证得空性,不是叫你不用大脑。修行证道如果不用头脑,会越来越笨,来生变猪,猪也变不上,都变昆虫了。这是很严重的事,不要搞错了,往畜牲道去修了。

正确的修持方法再加上时间,当你达到心一境性的境界时,你的身心,包括气脉,当然要起变化。要达到那种境界,也许要几十年,也许一百年,也许三、五天,这就要看各人的根器,看你前生所种的种子了。像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很多弟子听他说法后,当下就得阿罗汉果。唯识有两句话:&ldo;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rdo;,多生多世修行的种子,生出你现在的情形,你身心的变化也许很快,也许很慢,不是呆定的。

身心的变化也许伴随著痛苦,也许伴随著快乐,身体有时候痛苦,有时候是舒服,总之会有各种反复的变化。前面讲的西藏那些修行人身心变化的境界,很令人响往,但也令人望而却步,&ldo;哎呀,我怎么受得了那种苦行,我没有那么多功德啊!&rdo;

初禅‐‐离生喜乐

初禅是&ldo;心一境性、离生喜乐&rdo;,心一境性我们刚讲过了,那么什么叫&ldo;离生喜乐&rdo;呢?&ldo;离&rdo;就是对人世间的厌离心,对人世间有脱离之感,这是初步。然后,慢慢气脉打开了,你可以得喜乐了。这个喜不是普通发了财,或者讨了一个好老婆,或者嫁了一个好男人那种喜,是法喜充满,无比的快乐。到了这个程度,你有分离之感,身心可以分离了。如果身体衰老了,不想留在人世间了,也可以马上走,如果再想来,找一个身体投胎就是了。

佛把什么都告诉你了,可是一般研究佛学的人,甚至研究唯识学的人,只知道在嘴巴上讲讲四禅八定,而不经过各种各样的修持,所以永远不能了解佛法的深意。佛法越来越衰没了,也就是这个原因。

我们普通人懂了一点佛法的道理,或者有一点体会,也会很高兴快乐。但这只是一种心理上偶然的反应,也是很好的,对现有的生命也会有帮助。但要想修证做功夫,这个是不算数的。你看那些有成就的祖师们,都曾经离开尘世去专修,也许即生成就,也许两生,也许很多生,不一定的。

如果走大乘的路线,修菩萨道,一方面有家庭,有事业,一方面还要修持,那需要大智慧,大功德,大气派。修菩萨道要一边入世做事情,一边随时有慈悲心,在大愿,利世利他。这个比出世专修还要难,也许成就比小乘还要快还要大。

要达到初禅境界就要修持,或者叫行持,在大乘叫行愿。行愿所培养的功德必然会引发身心的变化。在密宗他们是用修气修脉修拙火的方法。如果自己的拙火发动不起来,也可以用修火观的方法。至于说哪种方法更适合你,没有一个呆定的说法。但有一点,不管你是用什么方法,要想有成就都需要修持自身的功德,这个功德包括自己心理行为的转化。功德到了的人,不修气脉,拙火也会发动起来,四加行里面的&ldo;煖、顶、忍、世第一法&rdo;的境界,也都会来。

有些人初步有一点功夫,他的傲慢心就来了,而且脾气瞋恨心就越来越大,越来越讨厌别人,看不起别人,这样就走向外道魔道了。所以说修定是共法,就是这个道理。孟子说:&ldo;人之患、好为人师&rdo;,不是说不可以为人师,传道是应该的,但是要做到不受人家恭维,不被这些事影响了自己的静修,所以这句话里戒定慧都包含了。

如果你有功夫以后,更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得到的一切,不过是众生本有的自性功能,因而发起更多的慈悲心、布施心,那就是佛法了。

同样的道理,修密宗的人寻找上师,要对上师很严格的考察,如果一个人吝啬没有慈悲心,就不是一个好的上师。换句话说,上师对弟子也要作严格的考察,看这个人有没有资格作学生。

四禅八定加上佛法小乘境界,以及大阿罗汉的灭尽定,都不是究竟,这不过都是法尘影事而已。

欲界的喜与乐

现在我们讨论的是真正修证做功夫的事,不是普通的学理,所以需要把显教密宗融会贯通起来研究。如果拉开来讲,这个课题涉及到人体生命科学的很多方面。但简单的归纳起来讲,&ldo;喜&rdo;是心理方面的境界和现象,&ldo;乐&rdo;是身体生理方面的反应。

喜乐的境界有大有小,我们普通讲的喜乐都是欲界的事。譬如饮食,看到好的菜,心里很高兴,就是喜,吃得很舒服就是乐。但吃饱了以后又生病,不舒服。

如果拿男女作比喻就更清楚了,两个人情啊爱啊抱在一起,有了性欲就性交做爱,就会高兴、有快感,喜乐都包含在里面了。男女性高潮的快感只有一刹那的时间,喜乐都过去以后,两人身心都空空洞洞的,严重的甚至有虚脱的情况,因为这是普通的喜乐。

一切众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离苦得乐,包括修道成佛也是这个目标。譬如欲界天人也和我们一样,仍有男女饮食的欲望,他们交合还是五欲(色声香味触)之乐。但是与我们人相比,天人的修养层次高一点,他们的福报大一点,喜乐也比我们高一点强一点。欲界天分六层,人道以上的有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忉利天),以及再上面的焰摩天、兜率天、化乐天,和他化自在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