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可能不太理解,画面呈现出的感觉,每一帧都是差距,都是技术层面的碾压。
5毛特效并不是个好笑的梗,而是落后的象征。
当然,后来有能力做好特效时,依旧选择用5毛特效的影视作品,那确实该骂。
但这个年代,观众对于特效的容忍度出奇的高,也导致很多人不思进取,把应该花在特效上的钱省下来。
这也导致着国产电影,充斥着5毛特效,除了让电影显得低廉外,还会瞬间让观众出戏。
想让观众入戏很难,故事性、演技、氛围感…多方努力共同协作,但想要观众出戏,一个包子就够了。
那不叫特效,是特笑。
“这剧情改的有点意思啊。”
相比于萧峰关注的点,其他人更多的还是注重于剧情的发展。
旧瓶装新酒,跟酿酒又不一样,跟命题作文似的,大纲已经给你了,接下来就是往里面填充新的东西。
跟勾兑一个道理,你加多少水、酒,使分子间重新排列组合、补充、协调、平衡,形成导演自己的风格。
毫无疑问的是,姜闻成功了,他的这部《智取威虎山》少了说教的东西,多了更多的江湖气息。
他聪明的地方在于,并没有推翻太多的剧本情节,而是把主线放大,把控节奏。
愣是把主旋律拍出卧底片的悬疑感,再加上喜剧点缀其中,让电影形成强烈个人风格的同时,可看性也大大提升。
比如宁大静这个角色,初入场时显得泼辣,是座山凋的压寨夫人,还被他派来试探段奕红饰演的杨。
女人试探男人,无非就是用身体勾引……
宁大静在片中的尺度虽然比不上《阳光灿烂的日子》,但也是该露就露,毫不含湖。
但随着剧情的推进,这个女人悲惨的命运,也步步揭露出来,成为主线必不可少的棋子。
但正所谓口味不同,有人喜欢酱香酒,有人喜欢浓香型,还有人喜欢清香型。
每种酒都有自己的受众,电影也是一样,姜闻的改编有人能接受,觉得够味。
自然也有人无法接受。
“这拍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简直就是糟蹋经典!”
“改编不是乱编,艺术不是胡诌!”
说这些话的人,主要以年龄大的为主,或许在他们的眼中,红色经典就要有主旋律的感觉,不能变通。
至于市场认证与否,并不重要,上面的人喜欢就行。
这一套,在体制内混口饭吃还成,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注定是要被淘汰的。
商业化主旋律,与其是说电影改革,不如说是思想的变通。
去年一部《惊涛骇浪》,今年一部《智取威虎山》,熹子影视已经顺利迈出第一步。
所以,就算有质疑的声音,商业主旋律电影,熹子影视会继续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