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阶想了想,已有说词,微微一笑,道:&ldo;明公只知其一。我听说凡举事而不本于正义的,未有不失败的。故齐桓公率诸侯而尊周,晋文公逐叔带以纳王。今袁氏丧心病狂,与朝廷为抗,而刘表居然响应之,实是取祸之道也。曹公虽弱,仗义而起,救朝廷之危,奉王命而讨有罪,孰敢不服?故我料袁绍必败。袁绍一败,曹公自然势强,那时旌麾所指,无所抗耳!我们并不一定要曹公出兵救援,只要获得朝廷敕令,则府君之抗刘表则名正,名正则言顺,言顺则心齐,那时零陵、桂阳、武陵三郡,自然会倾力来援。明公举四郡保三江以待曹公南来,而为之内应,不亦可乎?&rdo;
张羡大悟:&ldo;伯绪之言,确是至理。桂阳等三郡之所以犹疑,只为久从刘表,淫威之下尚自心惧。我若得朝廷意旨,何惧赵范、刘度、金旋三人不来?&rdo;
桓阶道:&ldo;正是如此。刘表表面,一向对朝廷恭敬。他若知明公已获朝廷支持,必然会有三分顾虑。那时我们便可暂时与他言和,以守为攻,等候时机。&rdo;
张羡下定决心:&ldo;好,就这么办。&rdo;令左右去请长史韩玄,至郡守府中议事。自己和桓阶直接返回太守府。
不一刻韩玄奉令来到。他约有五十岁上下,个很高,面目瘦削,唇薄如刀。见礼已毕,盘膝坐倒,道:&ldo;未知太守召属下来,有何事吩咐?&rdo;
张羡先慰问几句,问了几句城防情况。韩玄负责东、西、南三门的守备,当下将近日情况简要做了汇报,道:&ldo;敌人现在虽然把长沙城围住,但他们的重兵,主要攻击的是城墙较矮的西门。不过因为主将蔡勋贪生怕死,每次只敢站在一箭之地外督战,士卒不肯尽死力,所以西门虽然墙薄城矮,暂时也可无忧。其他东、南二门因为有天然小河从城前绕过,攻击比较困难,所以这两方面的张允、蔡中二将也没什么特别的办法,只是配合蔡勋,虚张声势而已。&rdo;
张羡点点头,道:&ldo;这都全仗长史用心。&rdo;
韩玄脸现惭色,道:&ldo;属下疏于武艺,不能为太守斩将立功,震慑强敌,实在有负太守殷望。&rdo;
张羡知道他对两月前败在文聘枪下之事一直耿耿于怀,难以自宥,便道:&ldo;此非长史之过,长史何必过于自责?&rdo;
桓阶心想:&ldo;时间紧迫,老说这些过去的事有什么用啊?&rdo;他原来不是很瞧得起韩玄,认为他论文没有计谋,讲武废物一个,脾气还不小,性还很傲,除了太守之外,对谁都板着个瘦脸,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不过现在大家共坐一条破船,正是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的时候,就不能多挑剔了。韩玄毕竟还是有胆,敢和刘表军拼命干,仅此一点,就比郡中大多数官吏强胜百倍。当下插口道:&ldo;明公,还是把我们的想法先告诉韩大人吧?&rdo;
张羡道:&ldo;不错。韩大人,我和伯绪是这么想的。&rdo;就把二人在城墙底下商量的办法告诉了韩玄。
韩玄听完,皱起双眉,抿紧嘴唇,低下头去。
桓阶道:&ldo;韩大人,莫非你不甚赞成?&rdo;
韩玄抬头,道:&ldo;哦,桓大人,非是韩玄不赞成,只是有件事,不知二位大人想过没有?&rdo;
张、桓二人互视一眼,道:&ldo;何事?&rdo;
韩玄瘦瘦的陀螺脸上忽然一红,停顿了一会儿,道:&ldo;我韩玄只知道为太守和长沙百姓尽忠,国家大事,一概不明。太守和桓大人商量之事,属下自然无由置啄,但……&rdo;脸上又是一红。
桓阶有点急了:&ldo;韩大人为何吞吞吐吐?到底什么事为难啊?&rdo;心想:&ldo;就你这样还领兵为将。真要到两军决战之时,战场之上岂容你这么但是然而?你非累死三军不可。&rdo;
韩玄看看张羡,咬咬牙,道:&ldo;太守亦知,我军虽然士气高涨,毫不畏敌。但我军勇士,实在没有一人是那文聘十合之敌。文聘军扼住了南下长沙的三条要路,北上求援,势必非从文聘营中穿过,到时,我怕那派遣之人,是有去无回啊!&rdo;
张羡不以为然道:&ldo;我们是派人出去求救,并非去和文聘拼命。我已看过蔡、文二将营寨,所占范围甚宽,并无多少纵深,只要出其不意,飞骑而入,当可战决,一鼓冲出,不一定会遇上文聘的。&rdo;
韩玄看看张羡和桓阶的脸色,知道说什么都没用了,便道:&ldo;既然太守决心已下,属下遵令。这就到军中招募勇士,以备太守使用。&rdo;起身施礼,转身而去。
这就是他的好处,不管心里服不服,以长官意志为准,坚决服从。桓阶心里也不由赞了一声,暗想道:&ldo;韩玄是武将,久在军中,他所担心的,也许真有些道理。嗯,可是若只为文聘一人便畏缩不去,那是死路一条啊!&rdo;正自犹豫,张羡已道:&ldo;伯绪,你看让他们什么时候启程赴京?&rdo;
桓阶道:&ldo;可是,韩大人所言……&rdo;
张羡道:&ldo;伯绪,你不用再多虑了。我意已决,这件事关系到我长沙郡的安危存亡,纵是损折一些人手,也必须进行。&rdo;
桓阶被太守坚定的信心感染,道:&ldo;是,那么让我想想,怎么样能多些把握。&rdo;侧头默默想了想,忽然想起个人来:&ldo;明公,我想到一个人,此人若肯相助,北去之事无忧。&rdo;